刚刚过去的一周,刘女士备感懊恼,起因是宝宝的一次眼底检查。
家里6个月大的宝宝,对亮光没有明显反应,刘女士带着宝宝到医院接受了检查。在市第一医院眼科,经过检查,宝宝被确诊为视网膜部分脱离。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医生说宝宝的视力以后可能会受到影响。
我市资深眼科专家、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李甦雁教授提醒:家长一定要重视小儿的眼底筛查,尤其是早产儿的眼底筛查,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01、早产儿有过吸氧史要足够重视
在宝宝被确诊为视网膜病变以后,刘女士懊恼不已。刘女士说,宝宝是个早产儿,出生以后在当地医院的新生儿科温箱里待了两周左右。出院的时候,医生就叮嘱她,尽量早点带孩子去具备条件的医院眼科做个眼底筛查。
“当时看着宝宝能吃能睡,就忽略了这个事情。后来看孩子对光线不敏感,我觉得不对劲,所以赶忙带孩子来医院。医生说,来检查晚了,孩子的视力以后可能会受到影响。”刘女士说,最让她焦虑的是,医生说宝宝的视力受到的影响将是不可逆的。
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的不可逆,正是这种眼底疾病最令人担心的地方。也正因为此,作为我市眼科领域的资深专家,李甦雁教授不遗余力的通过各种方式推介相关信息,强烈建议家长增强相关意识,小儿尤其是早产儿宝宝一定要尽早接受眼底病筛查。
李甦雁教授介绍说,所谓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指在孕36周以下、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并进一步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或者失明。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早产儿,其中约一成可能会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导致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未完全血管化的视网膜对氧产生血管收缩和血管增殖而引起。视网膜病变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并发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甚至新生儿血管性青光眼,严重的时候会导致视力丧失。所以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李甦雁教授说,早产儿有过吸氧史需要常规进行眼底排查以排除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为5期,根据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02、及时发现病情,进行有效救治
李甦雁教授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早产。体重小于2000克的早产儿,胎龄小于36周的,有吸氧史的,就一定要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检查。但实际上,为稳妥起见,建议不管宝宝出生时体重多少,就算比足月儿还胖,长得壮壮实实的,只要是早产儿,都建议父母及早带其到医院检查眼底。
临床上,常看到有家长带着5-6个月的孩子来做视网膜筛查,殊不知,如果孩子真的不幸出现了这个病变,到那时再去看,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李甦雁教授强调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一定要及早进行。所谓的“及早”,是有一定原则的。若宝宝出生时的孕周大于32周,那可以在出生后,就马上进行首次筛查;若宝宝出生孕周小于32周的,这些宝宝通常是在新生儿科的温箱里治疗的,这种情况可以等其矫正胎龄(矫正胎龄=孕周+出生后周数)到了32周后,就开始首次筛查。并且,首次筛查正常,不代表宝宝的视网膜没事,因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常在出生后3-6周出现,只有在此活动期发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挽救孩子的视力。所以,早产儿的视网膜的复检也是非常重要的。至于复检的时间,一般要根据第一次的检查结果而定。对于足月宝宝,出生后2-3天就可进行眼科筛查了。
“在我们医院眼科,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各个时期,都有相应的治疗措施。但前提是,家长对早产儿要有筛查意识,及时发现病情,进行有效救治。”李甦雁教授提醒:家长一定要增强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重视和了解,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握最佳的治疗时间,杜绝因延误治疗造成的永久性失明这类悲剧的发生。
03、早期筛查还可排除其他眼底病
需要做视网膜病变筛查的不仅是新生儿。李甦雁教授表示,对于儿童来说,具备条件的应该也尽量早去眼科做一次眼底疾病的筛查。
“通过小儿眼底筛查,可以早期排除包括先天性白内障、眼弓蛔虫病、飞蚊症、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疾病。通过这种早期筛查,把这些疾病在萌芽状态就发现,然后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否则,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有时候会给孩子的未来带来严重的伤害。”李甦雁教授说。
李甦雁教授介绍说,作为区域眼科疾病诊疗中心,市第一医院眼科经过专业细分,致力于在眼科疑难疾病的诊疗方面不断刷新技术进步和前沿理念。在眼底疾病的检查和治疗方面,引进了包括超广角眼底照相机、眼科内窥镜、3D玻璃体切割机等高端设备,增加小儿眼底照相机、3D手术观察系统、血管OCT、小儿电生理、多焦电生理等检查设备,致力于眼底疾病的检查和治疗,惠及区域内外众多患者。
李甦雁教授说:“希望通过我们的持续努力,让更多的居民接受眼底疾病的预防信息,增强眼底疾病筛查意识,最大限度的把眼底疾病的发现控制在早期。毕竟,拥有良好的视力,对一个人的生活太重要了,我们都应珍惜。”
来源: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都市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