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不少人的心理健康都出现问题,成为了被“情绪”支配的工具人。不仅没了精气神儿,也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
10月10日是第29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为“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心理四科主任靳自斌提醒广大市民:“当身体出现各种不适感、四处求医却查不出病因时,可能患上心理疾病——躯体形式障碍。”
多次检查却无果的“怪病” 叫做躯体形式障碍
江先生(化名)今年67岁,经常头晕恶心,排小便困难,短时间内暴瘦十余斤,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头部CT、腰椎核磁、心电图、肝胆脾肾超彩超、尿培养等相关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可是,检查的“铁证”和医生的保证依然没有打消江先生的“心病”,他自认为得了绝症,家人故意隐瞒病情,为此与家人冷战良久。
此后,江先生一家经过熟人介绍,找到了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心理四科靳自斌主任。
在靳自斌主任详细询问下,患者自述了病情。
原来,江先生不仅浑身没劲,腰部酸痛,还有阵发性心慌出汗,由此引发的“厌食症”已经2年有余,各地医院都跑遍了,一摞摞的检查单丝毫查不出病因,多年的症状只增不减,让他焦虑极了。
靳自斌主任结合患者病史,为他进行精神检查,最终诊断其患有“躯体形式障碍”。
据悉,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症状可涉及躯体的任何系统和器官。症状多样,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少数伴有情绪低落、焦虑、失眠、易急躁等。
“江先生性格内向,不爱与老伴儿沟通,也不愿意谈及过往不愉快之事,是很容易被此症‘盯上’的。”靳自斌主任解释着。
经过药物、心理、仪器等综合治疗,4周后,该患者所有症状均消失,情绪明显得到改善,家属大喜过望:“早来看就好了,糟了这么多罪。”
关于躯体形式障碍的那些事儿
据了解,躯体形式障碍起病于成年,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多有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起病前多伴有社会、人际或家庭行为等方面的一些障碍,最典型的是这类病人持久相信或担心是躯体疾病,不相信医院检查结果和医生的无病解释。
多出现如下症状:1、胃肠症状:如恶心,胃部不适,饱胀等。2、呼吸、循环系统症状:胸闷,喘气不畅,心慌、气短。3、泌尿生殖系统症状:阴部不适,尿痛,排尿困难,尿频,月经紊乱等。4、皮肤或疼痛症状:皮肤痒、疼,头部不适、头疼,头紧似有东西束缚着、腰背疼等。
靳自斌主任详细解释:“大多数病人四处求医问药却毫无进展,因为他们固执己见,否认自己心理存在问题,所以各种医学检查结果和医生的解释都难以打消他们的疑虑,这就需要家属多关注这类病人的心理和情绪。”
谈及对该病的治疗,靳自斌主任表示:“此类病患病程相对较长,易复发,常为慢性波动病程。一般病情好后需要维持治疗至少半年,有的需要2年或更长的时间。所以此类病人应坚持服药经常和医生保持联系,病情有波动及时找医生调整治疗。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针灸、低频脉冲治疗等物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