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新闻资讯 > 徐医附院:百年风华 | 从这五个人的事迹,来看百年附院的初心和使命……
徐医附院:百年风华 | 从这五个人的事迹,来看百年附院的初心和使命……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1-10-29 11:21:00    阅读量:12009次
[摘要]:淮海名医: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徐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特开创“追寻红色记忆 见证百年风华”——徐州市卫健系统“百年百事 百年百医”风采展专题栏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徐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特开创“追寻红色记忆 见证百年风华”——徐州市卫健系统“百年百事 百年百医”风采展专题栏目。我院老中青五位医师在活动中展现风采,展示出了“有知识、有能力;有温度、有情怀;有尊严、有价值”的新时代徐医附院人的形象。

  为了一句“党叫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她扎根苏北60年

——记中国儿科终身成就医师姚福宝

  她从大城市到徐州支援苏北医学发展,心系儿童健康,一干就是近60年;她已90岁高龄,仍扎根临床教学一线,用行动践行着“医者仁心”,她就是2020年荣获“中国儿科终身成就医师”的徐州医科大学退休教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专家姚福宝,曾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8年,为支持苏北地区医学发展,南京医学院分迁至徐州成立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并在1960年定名为徐州医学院。当时,在南京医学院工作的姚福宝毅然加入这支“支援大军”,她说:“我是党培养的,党叫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

  那时的徐州,条件艰苦、物资匮乏,但姚福宝却说“这个地方特别需要医生,特别需要我。”每当看到有些患者因种种原因耽误治疗,姚福宝就觉得心疼,拼命想办法帮他们医治。姚福宝记得,有个农村孩子因为麻疹就诊不及时,竟造成眼睛不可逆的伤害。她当年暗下决心:为了病人,就留在徐州,再苦再难也不走了。

  60年代,姚福宝在诊疗的过程中,发现了徐州首例小儿华支睾吸虫病,随后不久,又出现一两百名肝大、有腹水的孩子前来就医,引起了姚福宝的高度重视。原本常见于广西、广东地区的疾病,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姚福宝带领小儿科走进农村乡野田间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姚福宝调查发现,因为生活条件不好,大多数病人都吃了生鱼或吃了没有煮熟的鱼,这些小鱼里都含有华支睾吸虫病囊蚴,从而在国内首次确定淮海经济区也为华支睾吸虫流行区。自此,她下乡巡回医疗、卫生宣教、专题讲座等宣传活动,救治了成千上万的患儿,使小儿华支睾吸虫病在80年代以后在淮海经济区几近绝迹。她受邀作为主要编者参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4、5版寄生虫章节的编写,把寄生虫的防治经验进行总结传播。

  几十年来,姚福宝一边在学校从教,一边在医院从医,寒来暑往,从未间断。她热爱读书,无论什么年龄,无论什么阶段,只要她一有时间,总会坐下来很快进入读书状态。哪怕是现在已经90岁了她也依然会到医院图书馆查阅最新的文献资料。她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特别是医生。”给孩子看病时,她总是细致入微,在听诊时,她总会先搓热双手,焐热听诊器,以免让孩子受凉,孩子们见到她不哭也不闹,总喊她“姚奶奶”。 她还经常教导学生:“给孩子看病动作一定要轻,跟家长说话一定要温柔,孩子的一条命牵扯到一家人,容不得一点马虎。”

  一生从教从医,姚福宝没有停下脚步。退休后,姚福宝本可以回到上海的祖宅安度晚年,但在她心里,徐州比上海更需要专业儿科医生。只要身体允许,她就会坚守在一线,继续为徐州医学发展作贡献。

  “姚福宝教授是徐州医科大学建校和徐医附院儿科建科的创始人之一,她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徐州医科大学副校长、徐医附院党委书记王人颢表示,全院干部职工应学习姚福宝教授60年来扎根苏北,服务淮海的奉献精神;学习她持之以恒、矢志不渝的敬业精神;学习她提携后辈、关爱患儿的大爱精神和大医风范。

  医学泰斗曾因明:一生无悔献麻醉

  曾因明,是中国每一位麻醉学专业学子都不陌生的名字。上世纪80年代,他创办了全国第一个麻醉学本科专业,为我国麻醉学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60多年来,他为我国麻醉学科的发展殚精竭虑。认一事,做一生。他既是我国麻醉学事业的拓荒者,又是医学教育事业的瞭望者。他说:“一辈子用心做人做事做学问,功归天地人,无怨、无悔!”

  一位拓荒者办麻醉,开先河

  195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的曾因明来到徐州,成为徐医附院的一名外科医生。1960年,曾因明受命回京,师从谢荣教授,步入麻醉职业生涯。1964年,年轻的曾因明在全国首次麻醉学术会议作了《中毒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报告,语惊四座,徐州医学院麻醉学在全国麻醉界闪出一缕耀眼的曙光。

  面对全国麻醉学人才队伍本科毕业生不足10%的现实,“师承式”及“进修班”的教学模式已远远满足不了对麻醉人才的需求,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方式又不具备条件。为此,1984年曾因明提出了在大学里创办麻醉学本科专业的构想。在学院的支持下,曾因明开始奔波于创建麻醉学本科专业所需的工作中去。曾因明说:“徐医办这个专业不只是为了徐州,而是为全中国。”1986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徐医麻醉本科试招生。1987年,麻醉学专业被列入国家“专业目录”。一个基于中国国情和麻醉学科现实情况的“分两步走”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成型,麻醉学本科专业教育开始实现从“几近空白”到之后“遍地开花”的局面。

  一位追梦人认一事,做一生

  曾因明从医从教已逾60年,虽已退休,但探索我国麻醉学教育、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歇。上世纪80年代,麻醉专业创办初期,在领导和同道们的支持下,曾因明克服办学地方小、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在1987年组建7个教研室,推进7本专业教材编撰,终于完专业建设的组织结构与基本要求。上世纪90年代,曾因明适时提出“以本科为基础、研究生为重点、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为方向”的发展思路,同时推进实验室建设及医疗运行,形成医教研协同发展的局面。进入21世纪,曾因明率先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包括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分阶段而又相互衔接的麻醉学人才终身教育体系”。他主持国家级《21世纪初麻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课题,开启麻醉人才培养的新篇章。

  一位守心人责人者弱,责己者强

  “责人者弱、责己者强”。在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教学过程中,曾因明更偏向对教育本质的挖掘,提出要培养出具有三个“坚实基础”的学生:“精神基础”“能力基础”“学识基础”。这是日后成为卓越人才的基础工程,是教育之大业。

  曾因明一生倾注麻醉学教育发展,毕生追求青年人才的培养。他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要培养出一代超过一代的人才。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记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主任医师祖茂衡

  他,身披铅衣,手执锐器,无惧风险,在高强度射线下默默工作40余载,一举攻克肝静脉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开创了徐州及其周边地区介入医学临床应用的新局面;他,热爱事业,关爱病人,孜孜不倦,培养了一批批扎根苏北和西部地区从事介入诊疗的年轻医生……他就是被誉为“中国静脉介入大师”的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主任医师祖茂衡。

  1978年,祖茂衡从徐州医学院(现徐州医科大学)毕业后,留任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990年、1998年,两次赴德国学习,使祖茂衡掌握了医学新技术——介入放射学。

  1994年,祖茂衡率先在徐医附院建立介入放射科,开设介入放射病房和门诊,在没有先进影像设备、完善防护措施下,他穿着简单的铅围裙完成了一台又一台的手术。“那时的医疗条件太差了,社会对介入放射学也不了解,我们只能靠治好一例例患者来做宣传。” 祖茂衡回忆说。

  布-加综合征患者中有90%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和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大多数患者饱受腹水,消化道出血等折磨长达数十年,使用最小的创伤,最低廉的费用而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这不仅是患者也是祖茂衡团队一直追求的目标。

  借用球囊导管内的保护钢针作为穿刺针,不仅取得了良好的开通效果,还为患者节省了不少医疗费用;将术中一次性使用后的导丝对折作为血管内异物抓捕器使用,又为患者节省5000元……经过祖茂衡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一例又一例的疑难重症患者接受微创或无创治疗,并得以康复。2012年,我国血管外科泰斗汪忠镐院士评价祖茂衡的团队在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成功率达到新高度,具备了国内和国际领先水平。

  介入放射手术不同于一般的手术,整个手术过程全部在辐射环境中进行,即便穿上防护服,医护人员的四肢和头部也要暴露在外,每做一台手术都会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射线危害,这让不少人对介入放射学望而却步,但祖茂衡一直坚持在一线工作,他说:“做事业尤其是做介入,就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是祖茂衡的行为准则。作为学术和学科带头人,祖茂衡在徐州市乃至江苏省内率先成功创建了介入放射学科的发展模式,徐医附院介入科于2001年成为首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作为介入医学的开拓者和传播者,祖茂衡培养出了一大批从事介入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已经成为徐州、江苏和国内诸多地区介入医学临床研究的中坚力量和临床骨干。2018年,他被中国静脉介入联盟授予 “中国静脉介入大师”称号。

  如今,年届70、满头银发的祖茂衡依旧每天穿梭在门诊、病房、手术室,以身垂范,为国家培养介入医学人才,他说:“我愿为以微创、安全、有效为特色的介入放射学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继续努力!”

  责任担当诠释新时代的大医精诚

——记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于如同

  至重唯人命,最难确是医。求学时,他朝乾夕惕;行医时,他妙手回春;科研时,他心无旁骛。多年来,他用仁心仁术诠释“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用敢为人先诠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他就是徐医附院神经外科主任于如同。

  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劳动模范……自从医以来,于如同不断超越创新,提升专业水平,收获业内赞誉无数,但每每介绍自己,他却谦逊地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医者。

  一名50多岁的患者因脑胶质瘤较大已侵犯到正常脑组织,如不及时切除,患者很快会发生脑疝而导致死亡。尽管手术难度非常大,于如同却选择迎难而上。他率领团队开展了胶质瘤切除手术,不仅将肿瘤全部切除,还将神经血管保护得很好,为患者争取到了一线生机。

  作为医生,于如同抢救了多少患者,无法计数。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每一次抢救中,无论患者病情有多危重,无论是何时何地,他都凭借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术挺身救治。

  迎难而上,既是他与生俱来的可贵品格,也是他作为共产党员时时擦亮的为民底色。秉承大医精诚之心,他勇做脑胶质瘤免疫治疗的“探路者”;为了给广大患者找出一条更好的救治之路,他在漫长的科研攻关之路上,步履坚实,初心不变。

  1994年,于如同围绕寻找分子靶点展开基础研究。2000年,他首次成功地从人脑胶质瘤细胞中克隆出人源性HIF-1α基因,其基因序列被美国科学院登记收录国际基因库,2001年获得国家科技部“十大基础研究科技新闻”提名。

  之后,他带领团队经过20年的苦苦求索,终于掌握了脑胶质瘤靶点转化的关键技术。凭借这一研究成果,于如同团队获得202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2020年江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成为徐州医疗卫生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正是于如同把别人用来睡觉、休息、娱乐的时间,都用来搞科研,才会在没耽误一台手术的前提下,专注科研20多年,取得重大科研进展。从结果导向上来说,专注医疗科研,其实是对患者的另一种用心良苦。

  作为一名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于如同始终以领路人的定位鞭策自己开拓奋进、勇毅笃行。目前,团队获得24项国家自然基金和3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的资助,其科研实力大大增强。未来,他将在徐医附院高质量发展价值观的引领下,继续用责任担当诠释新时代下的大医精诚,用无私奉献书写人生华章。

  “如果国家有需要,我可以随时奔赴前线”

——记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晁亚丽

  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有这样一位医师,她用精湛的医术与死神较量,将无数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她用真情换来患者的真心,在支援新疆时被人们誉为帕米尔高原上的“最美雪莲”;她舍小家为大家,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化身“白衣战士”逆行出征武汉,她就是江苏省最美巾帼人物,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晁亚丽。

  2018年,江苏省医疗人才“组团式”开展援疆工作,晁亚丽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克服家庭困难,毅然报名。

  在新疆工作期间,担任克州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一职的晁亚丽,把加强医院EICU建设和提高医生护士的诊疗水平作为最重要的任务。

  患者小凯丽被送进ICU时,已经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家属多次想要放弃,但晁亚丽依旧努力治疗,她还偷偷还垫付了2万元医疗费,为小凯丽的成功救治赢得了条件。

  经过3个月的不懈努力,小凯丽康复出院,还得到了由国家和江苏医生团队建立的“援疆润心计划”的资助,全部的医疗费用得以免除。

  因为真情,晁亚丽和江苏援疆医疗队换来了患者的真心笑容,她被当地居民亲切地称为帕米尔高原上的“雪莲花”。

  2020年1月,晁亚丽结束援疆工作。10多天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晁亚丽决定立刻结束休假投入“战斗”。

  决心,斩钉截铁,出征,义无反顾。从接受任务到出征驰援仅仅18个小时,晁亚丽作为徐医大附院7人援鄂医疗队伍的组长,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医院筹集的满满几大箱防护物资,踏上了征途。

  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9病区,一夜之间接收进来了18位急危重症患者,整个病房到处都是呼吸机、监护仪滴滴滴的报警声。紧张但不混乱,晁亚丽和同事们立即用最短时间进行了分工。

  患者病情不明,就逐一进行病情评估、方案制定;物资有限,就绞尽脑汁将仅有的呼吸机协调分配;防护服不够,就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在病房一呆就是12个小时……

  “苦,是真的苦;累,也是真的累。但苦点累点算什么?我们去到武汉,就是为了用自己的辛苦换回武汉人民的安全。”回想起那段战“疫”经历,晁亚丽坚定地告诉记者,无论在新疆还是武汉,她总是怀着这样一种情怀,“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医疗技术,更是国家的政策和关怀,这种信念带给人们的力量有时比治愈更加重要。”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徐医附院共派出97位队员前往南京、扬州支援抗疫,晁亚丽就是其中之一。今年的8月19日,晁亚丽在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度过了第四个“中国医师节”。

  人的一生,能有几次被祖国征召,为人民而战?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白衣战士,晁亚丽说,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就是她坚守与拼搏的战场。

  “有人把重症医学科形容为‘生与死的较量场’,它离死亡最近,离希望最近,承载了病痛,却也饱含爱与希望。”晁亚丽说,自己希望做一名生命最后的守门人,多学一点,多走一步,凭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对临床医疗技术不懈探索,为患者多争取一次成功获救的机会。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