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上旬,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接诊一例高龄脊柱骨折的病例:82岁的刘老太太,几天前抖床单后感腰背疼痛,当时没在意,自贴膏药处理,但腰背疼痛症状丝毫没有缓解。经过医院进行腰椎X片、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老太胸11椎体新鲜压缩骨折,腰1、2椎体骨折。据悉,这已经是老太四年来发生的第三次脊柱骨折了。
市一院骨科一病区主任杨效宁说,老太骨折源于骨质疏松症。生活中要科学认识正确防治骨质疏松症,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老太四年来三次骨折源于骨质疏松
刘老太住在南区近郊,虽然已经高龄82岁,但身体没有什么大病,生活完全可以自理,另外,还能干些轻微的家务活。
来市一院求诊的前几天,老太在家前抖床单后感到腰背疼痛,就自行让家人买了膏药贴上,但是夜间翻身及起床过程疼痛加重,于是来市一院就诊。据老人自述,这次骨折是她近四年来第三次脊柱骨折了,而且都没有受到明显暴力外伤,老人担心治疗后再次骨折。
“我们临床上把这类骨折称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属于病理性骨折。而病因正是易被全世界老年人忽视的流行病――骨质疏松症。”杨效宁主任介绍说,为了尽快恢复刘老太的生活自理能力,骨科采用了微创的椎体成形术,即老百姓常说的往骨折部位打“骨水泥”进行治疗,对患者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手术效果。
据杨主任告诉刘老太,骨水泥是骨粘固剂的常用名,由于它的部分物理性质以及凝固后外观和性状颇像建筑、装修用的白水泥,便有了如此通俗的名称。“手术后经过短期康复,换上的关节即可发挥作用。如为人工髋关节置换,这时便可下地行走。这种固定相当牢靠,可保持十几年,乃至二十几年。”
最终,刘老太解除了疑虑,欣然接受了微创椎体成形术。骨水泥从调和到最后逐步固化,整个过程只有十几分钟,患者3天后即出院回家静养。
“椎体成形术并不复杂,但术后往往很多医生及患者却忽视了对病因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就会出现刘老太太那样,在短短四年时间发生三次脊柱骨折。”因此有必要使广大老年患者了解骨质疏松、怎样防治骨质疏松。
2、患骨质疏松症需到专病门诊就医
杨效宁介绍说,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骨质疏松”这个名词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提及。它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绝对数较大的国家,该病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换言之,全身骨骼处于一种“生长与溶解”的动态平衡,当“溶解”速率大于“生长”速率,骨质就会出现“疏松”。
杨效宁说,骨质疏松症本身包括三大类症状:1、疼痛,腰背部或全身酸痛;2、脊柱变形,可造成身高降低和驼背,最终导致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3、易骨折,往往是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常见部位是胸、腰椎、腕部及髋部。它的危害在于疼痛本身可降低生活质量,脊柱变形、骨折可能致残,从而造成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增减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需到专病门诊就医。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按作用机制可分为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传统中药以及针对绝经女性激素治疗。
杨效宁说,目前相关药物应用已有较为成熟的体系,安全性高。专科医师根据患者基础病情、骨密度检查、生化检验结果,综合考虑治疗方案。有效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
3、注重饮食锻炼防止骨质疏松症
古语云:“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杨效宁说,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尤为重要,以下为几点基础预防措施,希望广大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
首先饮食尤为重要。杨效宁多年接触的这类骨折病人中,大多是素食者,都是因为长期忽视蛋白质的摄入导致骨质疏松。“所以老年人要进食足够富含蛋白质及钙的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虾皮,紫菜,坚果类及其他添加钙的食品。”
其次,要注重体育锻炼。“生命在于运动,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加强运动,可增加钙质的吸收。”适合中老年人的体育锻炼项目有慢跑、健康大步走、游泳、打太极拳等,“运动应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其次是适当增加日照时间和适当补充钙剂、维生素D(从食物或晒太阳中吸取充足的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
最后,杨主任还提醒:为了预防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老人要注意防止跌倒,家中房间要保持充足的照明,物品摆放位置固定,家中浴室及洗手间要布置防滑垫、安装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