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新闻资讯 > 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十大目标发布
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十大目标发布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2-03-05 10:27:00    阅读量:11752次
[摘要]:徐州健康: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与去年相比,此次更新了两个新目标: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和降低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2022年国家医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与去年相比,此次更新了两个新目标: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和降低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
  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有10个,分别为: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降低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降低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
  感染性休克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等特点,是导致住院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尽快实施规范的集束化治疗是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数据显示,我国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集束化治疗仍有较大改进空间,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1小时和3小时集束化治疗完成率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改进目标》为此指出,医疗机构应成立由重症、急诊、感染性疾病、检验、医务等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并指定牵头部门,建立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的多部门联合监测及评价机制,纳入绩效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是行业通用的反映手术质量安全的指标之一。其发生可能涉及术前评估不足、手术设计缺陷、手术操作失误或患者术后管理不到位等多种原因。我国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近年来未见明显改善。《改进目标》就此提出,医疗机构成立由医务、临床科室、麻醉、护理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加强手术管理,保障手术分级管理、医师授权管理、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等手术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
  解读
  一、制订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意义是什么?
  目标管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现代管理方法,明确的目标能够强化相关人员责任感,调动相关人员积极性,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推动工作快速有序开展。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通过信息化手段持续监测、分析我国医疗质量安全情况,明确了当前医疗质量安全领域急需改进的薄弱环节,为目标的提出奠定了科学基础。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首次发布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全行业高度关注,各方围绕相关目标积极开展落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充分证明了目标管理在医疗质量安全领域的可行性、有效性和重要作用。因此,根据医疗质量安全情况,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目标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展系统改进工作,对引导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方向、激发医疗机构内生动力、广泛凝聚行业力量、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为什么要按年度发布目标?
  随着行业发展和工作推进,医疗质量安全情况每年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特别是国家医疗质量安全目标发布后,行业针对性地开展改进工作,部分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在1年内得到明显改善,相关改进工作进入良性轨道。同时,也有一些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暴露出来,成为需要关注的重点。为了充分发挥目标对行业的引导作用,指导行业精准开展改进工作,需要根据医疗质量安全变化情况,按年度针对性制定发布目标,推动医疗质量安全工作实现精准改进。
  三、2022年目标与2021年目标有什么区别?
  2022年目标是2021年目标的继承与发展,两者均基于当前我国医疗质量安全领域的突出薄弱环节提出。2021年10项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中,有8项继续作为2022年目标,其余2项作为各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继续推进,以保障相关工作的延续性。根据2021年度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报告数据中体现的突出薄弱环节,今年新增了“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2个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未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根据国家医疗质量安全变化情况和改进目标实现情况,按照继承与发展的原则,及时修订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指导行业有针对性的持续开展质量改进工作。
  四、如何推动目标的实现?
  目标的实现需要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质控组织和行业学协会密切合作、共同推进。全行业要把2021年目标和2022年目标结合起来,聚焦管理重点,强化责任意识,凝聚多方力量,发挥资源协同作用。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把推动目标实现作为年度工作重点,指导辖区内质控组织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改进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推动机构内多部门、多学科协同工作,按照各目标核心策略制定符合本机构实际的管理组织架构、相关制度、工作机制和实施路径,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相关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积极性。各专业质控中心要将本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作为年度核心工作,继续为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细化相关改进策略,加强宣贯培训,做好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反馈。相关行业组织要利用自身优势,围绕目标积极开展研究和交流,构建政府主导、行业自律、机构自治、多方参与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格局,共同培育全员关注、全员参与的医疗质量安全行业理念与文化。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