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之前检查显示是良性,但从外观和边缘来说,并不能完全排除癌变的可能。即便是良性的肠息肉,日后也存在很高的癌变可能,手术是将比较大的息肉切除后进行病理检验,得到最为确切的结果,然后再进行下一步有针对性的治疗……”在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病房内,副主任医师周建就患者王大爷的病情,详细地解释给其家属听,一席话让众人感觉茅塞顿开。
年近七旬的王大爷身体一直都不错,可近来,他不仅食欲减退,饭量减少,还总感觉腹胀难受,随后更是出现了一周未排便的情况,王大爷怀疑自己得了肠梗阻。事情真如他所想的这样吗?
在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科,肠镜检查显示,王大爷的肠道内有多个占位,且边缘不清,呈菜花状;影像诊断则显示,王大爷患上了直肠乙状结肠多发息肉,但葡萄糖代谢明显增高。结合病史及临床,鉴于代谢增高较为明显,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孙旋表示仍要警惕癌变的可能。经多学科会诊,医生们认为可手术切除个别较大的息肉,进行病理检验,根据结果再决定日后的诊疗方向。
本以为是肠梗阻,没想到就医过程一波三折,在普外科病房,王大爷和家人显得有些忐忑,“手术切除个别比较大的息肉,如果是良性,那么剩下较小的息肉可以用内镜切除;万一出现癌变,肿物已被完成切除,即可进行后续治疗。。”周建医生的一席话让王大爷的家人心定了不少。
手术日,内镜中心副主任医师孟庆磊先用内镜定位,确定息肉位置,然后普外科主任郑昊和周建医生在腹腔镜下为王大爷切除部分较大息肉,“息肉已超过2.5公分,且患者基底部较宽,内镜不适宜。利用腹腔镜可以将息肉和肠管完整切除,不论性质是良性还是肿瘤,都会后面的治疗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手术既是诊断也是治疗。”郑昊主任如是说,手术进展顺利,患者无不适感觉。更令人高兴的是,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息肉是良性的。
肠道息肉真的是块肉吗?周建医生给出了否定答案,息肉非“肉”,而是一类异常生长的组织,是肠道黏膜突向肠腔内形成的一种局限性隆起的赘生物,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肠息肉。主要生长在大肠(结肠和直肠),可以单个发生,也可以簇集生长。其发生情况可随年龄增加而增多。平时隐蔽生长,到时“摇身一变”就可成为结肠癌,大多数的肠息肉是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只有少数患者会表现出腹部不适、腹泻、排便习惯改变等不适,只有在肠镜检查或手术过程中发现。周建医生表示,在临床上,一旦出现肠道息肉,不管是哪种类型,都应该进行切除。如果是小于2厘米的息肉,在内镜下就可以切除;如果息肉大于2厘米,可以进行微创切除手术。
特别提醒,肠息肉很容易“春风吹又生”,有条件者建议45岁以后每年常规进行肠镜检查,以便于能够及时发现肠道息肉,避免息肉恶变导致肠道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