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开学前后,都有非常多的小朋友会因为眨眼睛、清嗓子、囊鼻子、做鬼脸这样的情况来到徐州市儿童医院儿保科门诊就诊。到底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呢?
徐州市儿童医院儿保科副主任医师王雨晴主任说,孩子如果出现眨眼睛、清嗓子、囊鼻子、做鬼脸这样的情况,实际上他们很有可能是患有抽动障碍,抽动障碍也是一种慢性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肌肉不自主的快速收缩。
如何判断孩子症状是否患了抽动症?
那我们怎么去判断这些孩子症状到底是抽动症,还是因为他眼睛发炎了或者是咽炎等其它原因带来的不舒服呢?
王医师说,其实我们主要可以通过抽动的特点来进行判断:
一般最先出现的症状是眨眼睛,很多孩子未经治疗,或是通过滴一些眼药水就缓解了,之后眨眼睛时好时坏,或是开始出现其他的症状,比如囊鼻子、咧嘴、转眼睛、抬眉、伸脖子、耸肩膀、吸肚子、清嗓子、叹气、轻咳嗽、或是不受控制的叫声等。这些症状时轻时重,一般生病、情绪激动、过度接触手机电视等情况下,症状容易加重,当做一些不需要注意力参与或者是注意力不能集中的比较无聊的事情的时候,症状明显,当参与一些注意力能够完全集中自己注意力任务的时候,症状减轻。入睡以后症状消失。
如果孩子具有以上症状,并且不能够用结膜炎或是咽炎等解释,按照结膜炎、咽炎治疗无效,那就要考虑抽动症的可能性了。
引起抽动症的因素有哪些?
抽动症和很多方面是相关的,比如说孩子的体质因素,比如说孩子是否过度接触了手机、电视、电脑屏幕类的东西,还比如说生活作息不规律,疾病状态等。
有的小朋友可能抽动都已经稳定了,或减轻了,甚至症状完全消失了,而最近又因为感冒肚子疼或者受凉了等一些身体不适、抵抗力下降,导致抽动又加重了。
还有就是抽动症状的程度和孩子的情绪是密切相关的。有的家长会发现孩子之前也出现过眨眼睛的症状,但是没有做任何的治疗,也没关注,过了三五天他自然就好了,而这次再次出现眨眼睛的症状,同时可能会伴有了一些转眼球、囊鼻子、清嗓子、歪嘴、做鬼脸、耸肩、踢腿行为,那为什么症状又再次加重了呢?其实抽动每一次的反复都会比上一次的症状表现要更明显,同时当家长发现症状更明显以后,误认为是孩子的坏习惯,过度关注症状,甚至采用训斥或打骂的方法,会更加地激起孩子的情绪反应,反倒会进一步加重抽动。 所以针对于小朋友有频繁眨眼睛、囊鼻子、咧嘴、转眼睛、抬眉、伸脖子、耸肩膀、吸肚子、清嗓子、叹气、轻咳嗽、或是不受控制的叫声,如果孩子明确的说自己控制不住,或感觉哪里难受,还是建议来医院来就诊。 如果症状相应的来说比较轻微,可以采用在家不要过度关注,减少手机电视的使用,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这样的方式来观察一下。如果通过环境干预之后,仍然不见明显的缓解,还是建议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