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老年护理 >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综合运用电阻抗成像技术及舌下微循环监测技术为高龄重症肺炎患者提供高质量生命支持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综合运用电阻抗成像技术及舌下微循环监测技术为高龄重症肺炎患者提供高质量生命支持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3-01-17 09:05:00    阅读量:9823次
[摘要]:徐州健康:近日,市一院重症医学科持续收治近百例重症肺炎患者,其中有一位7旬的男性患者,经该科积极采用先进临床技术综合治疗方案,目前循环已趋于稳定,肺部情况逐步改善,呼吸机支持条件

  近日,市一院重症医学科持续收治近百例重症肺炎患者,其中有一位7旬的男性患者,经该科积极采用先进临床技术综合治疗方案,目前循环已趋于稳定,肺部情况逐步改善,呼吸机支持条件逐步下调,氧合指数恢复至300以上,已可间断尝试停用呼吸机,尝试停机的耐受时间最长可达10小时左右。

  病例

  重症医学科为重症肺炎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李先生(化名)因“反复咳嗽咳痰半月余,加重伴憋喘2小时”入院,入院时患者憋喘明显,口唇紫绀,氧合指数仅在100mmHg,胸部CT提示两肺弥漫性毛玻璃样病变,渗出明显,同时合并低血压休克症状,全身紫绀明显,血压最低至80/55mmHg,动脉血乳酸升高。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等基础疾病史。

  “针对该患者入科时的情况,我们立即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液体复苏抗休克治疗,同时科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小组专家团队迅速对患者病情展开讨论研究,依据指南,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在呼吸支持治疗上采取限制气道平台压的小潮气量、最佳PEEP、间断肺复张为主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采用淮海经济区最先进的电阻抗成像技术指导个性化最佳PEEP的设定,真正做到实时、动态、精准、个性化治疗。并对患者实施了俯卧位通气,每天坚持12~16小时。与此同时,采用抗病毒治疗,镇痛镇静,糖皮质激素应用,营养免疫支持治疗,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纠正水、电解质失调及酸碱平衡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积极防治静脉血栓栓塞症等综合治疗。”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旭东介绍说。

  攻克

  休克与氧合障碍

  阻碍患者生命进程的“两大治疗难点”

  “该患者主要面临两大治疗难点,即休克与氧合障碍。”重症医学科科秘书、主治医师刘雅文表示。

  为此,在抗休克治疗上,该科充分利用舌下微循环检测仪滴定式指导患者抗休克治疗。该技术以可视化数据化为基点,是一种动态标定患者的抗休克治疗策略,可精准调整患者的补液量、补液速度乃至液体选择。既保证了患者有效循环血量,又可避免液体过负荷加重心肺负担,避免造成继发性的多脏器功能损伤。

  “在呼吸功能改善上,因患者氧合严重障碍,呼吸机支持条件高,CT检查风险极高,我科采取床旁电阻抗成像技术(EIT)联合床旁重症肺部超声及动态复查胸片的综合监测方式,动态评估患者肺部情况指导治疗。”刘雅文补充道。

 创新

  运用电阻抗成像技术及舌下微循环监测技术为患者后续治疗创造先机

  据了解,该科目前是淮海经济区率先开展电阻抗成像技术(EIT)指导ARDS患者个体化呼吸治疗的科室,该项诊疗措施可有效的评估患者肺泡塌陷及通气情况,滴定式指导个体化PEEP、潮气量等呼吸治疗参数的设置和调整,以及俯卧位通气的实施,动态评估治疗效果,在该类患者治疗中,充分发挥了EIT治疗优势,弥补了CT检查高风险片段式的缺陷,可在保证患者临床安全的前提下,在床边即可实现动态、实时、精准的个体化呼吸支持治疗,并能及时评估治疗效果,滴定式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该科还组织专家,依据相关指南、专家共识推荐意见等制定科室诊疗及技术操作规范,结合科室优势特色诊疗技术——电阻抗成像技术及舌下微循环监测技术,重点改善患者的呼吸、循环情况,有效阻断了该类患者病情进展,结合康复、NAVA呼吸机等综合措施,为其后续呼吸功能改善,进而达到可停用呼吸机的条件,为转至普通病房等后续治疗创造了时机和条件。

  前不久,该科依托远程查房会诊信息系统,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邱海波教授团队的杨毅、刘玲教授连线,围绕目前科内复杂危重病例进行讨论,双方聚焦影响患者病情进展的堵点、难点问题展开研判、分析、探讨,最终形成符合患者情况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侧记

  如果人世间有一种大爱是无声的,

  我想它正发生在这里

  重症医学科,有着一个让人听起来就倍感沉重的名字,而这份沉重的背后,好像总有一线希望在荡漾。这线希望,就像蜡烛的火焰,且不谈风,哪怕一次叹息,都会让火焰带来的温暖和光明消殒、暗淡。踏足其中的非专业人士,少之又少,心系其中的人大多以家人的身份在科外苦苦期盼,盼望着奇迹和好运的降临。

  因为工作所需,带着好奇心和使命感,我穿过冰冷的长廊,在迈入重症医学科大门的一刻,身体上的寒冷和情绪上的焦灼瞬间被阻挡在门外。在这里,抛开仪器的原始声响,用寂静来形容这座空间尚不为过。患者平静地躺着,像是正在酣睡的婴儿,周边堆满了各种监护仪器和治疗设备,或许包括他们自己在内,都认为这里应该是枪林弹雨、危机四伏,而作为他者的我,分明在这里感受到了一种超出认知的安详。医护们穿着他们引以为傲的深紫色和淡蓝色的特色工作服装,神色坚定、语调平缓,动作轻盈,步态稳重,穿梭于明亮、透明的监护室。所有的存在好像都在簇拥着这份莫名的平静感击穿刻板印象,直抵人心。我甚至可以用心平气和的心绪去浸入式地感受、观察、询问、倾听,以目光凝视,用心观照一座座透明玻璃房中的,一直被重症医学人守护着的一个个顽强生存的生命个体。

  “送到我们这里的人,基本都是不具备进入或者继续留在普通病房条件的患者,初见他们时,他们被人推着进来,因病情稳定或者急转直下而需终止治疗后,他们又被推送出去,我们很难遇到像其他科室那样的,医患可以亲切交流、互动,甚至离院时合影留念的景象。”一位重症医学科医生用平实的语言讲述着。

  重症医学人眼中的病情稳定和好转,很难用普通人的眼光和评价标准去界定,它完全取决于专业上的认知和技术层面的判定。“患者的支持条件下降了”,便是他们认知层面中的好转,也是能令他们产生极大喜悦和自豪感的源泉。纵使遇到在同行,甚至是患者家属心里认可的平稳现状,于重症医学人而言,那也仅是属于此时此刻的安然,他们不敢存有大喜过望的情绪,因为他们的职业经历反复告诫他们,这里的病人,生存的每一天,呼吸的每一秒,皆来之不易,其中承载了太多,有患者的坚强,家庭的倾囊,医护的拼搏,希望的关照,以及命运的垂青……

  长期处于理性、严峻、无声的职业环境,让重症医学人习惯了用观察、思索、行动来代替多余的言语。他们的工作台是一种环形设计,据说是为了让他们随时都能以更快捷的方式观察到每一个患者的情况。这里的医护会高频次地出现在患者身边,紧盯着数据,调试着仪器,检查患者的创面,帮患者擦拭身体,蹲在床边查看尿量,按压肿胀的双腿,通过胃管鼻饲饮食,为患者涂上护肤霜,与护工一起转运“沉睡”的患者……听闻当前正在网络世界广泛传播,亦在民间传颂的一种针对存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老年患者的辅助措施——俯卧位通气方法,他们每隔12个小时,就要给科内的重症患者使用,一般需要6至7位医护人员同时操作,为了能让整个流程更顺畅,他们为此反复演练了无数次。

  在这里,倘若你不追问,他们便不会主动提及面对的压力和困难,尤其是关于前段时间咬牙坚持的那份艰辛,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那样润物无声、不露痕迹、沉稳坚毅。

  如果人世间有一种大爱是无声的,那么我想,它正发生在这里,在重症医学科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重症医学人日复一日,全天候地守在这些意识模糊、生命垂危的患者身旁,到底是什么让他们以有限的人力,不断刷新着体能的极限、挑战着健康的底线,哪怕日夜颠倒、吃着退烧药也要坚守于此,尽心竭力地注入青春和热情呢?

  在这里,有让人身处其中顿感眼花缭乱,错综复杂,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和为之惊叹的前沿救治理念、过硬的生命支持实力,而这一切与这个群体所拥有的敬业心、责任感,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相比,却似沧海一粟、冰山一角。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