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健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和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发布会,并回答媒体提问。
做好节日疫情防控和春运保障
农村地区是疫情防控重中之重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2023年春节临近,这是新冠疫情“乙类乙管”以后的第一个春节,很多群众都踏上了返乡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部门正在多措并举,做好节日疫情防控,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丰富物质文化供应,做好春运出行保障。
农村地区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要抓好防疫体系运转,统筹各种医疗资源,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需求,做好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管理,补齐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短板。人员密集场所要做好场所和活动的常态化疫情防控,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在此,也倡导大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带病出行,保护个人、家人和他人的健康。祝大家共同度过一个健康祥和的中国年。
我国尚未检测到“德尔塔克戎”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近期泰国检出“德尔塔克戎”毒株,该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4/5和德尔塔变异株AY.45的重组体,国际分类命名为XAY.2。
该毒株于2022年8月31日首次在南非发现,目前在全球9个国家或地区发现,12月以来,在以丹麦为主的极少数国家流行呈升高趋势。目前,还没有关于XAY.2变异株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等方面的足够数据。
目前我国尚未监测到XAY.2变异株,中疾控将继续跟踪国际动态,进一步加强输入病例和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变异株的监测,及时开展分析研判。
各省已经度过3个高峰
医疗也在正常恢复中
会上,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总的来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救治平稳有序,日常的诊疗服务在逐步恢复。首先,各省已经度过了三个高峰,就是发热门诊高峰、急诊高峰和重症患者高峰都已经度过。
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在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到1月17日较峰值下降了94%,已经回落到12月7日前的水平。全国急诊就诊人数在2023年1月2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1月17日较峰值下降了44%。全国在院的阳性重症患者人数是在1月5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1月17日较峰值数量下降了44.3%。
在正常医疗方面,也有正常恢复的迹象。第一,全国普通门诊在逐步恢复。同时,普通门诊当中新冠患者比例在逐步降低,到1月17日非新冠的在普通门诊的就诊率达到99.5%,提示门诊正常诊疗在逐步恢复。
第二,住院患者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住院患者中非新冠患者的住院比例大幅度提升,1月17日已经达到了85%,提示我们住院的正常诊疗也在恢复。
来源:央视新闻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