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新闻资讯 >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医无界 大爱无疆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医无界 大爱无疆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16-08-06 16:40:00    阅读量:1528次
[摘要]:2005年,第21期江苏援桑医疗队由徐州市21名医护人员组成,其中就有5名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毫不犹豫加入了这光荣的队伍。王浩是耳鼻喉科副主任,他曾是援桑医疗队队员中最年轻的一个队员
  讲述人: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黄玉梅
  2005年,第21期江苏援桑医疗队由徐州市21名医护人员组成,其中就有5名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毫不犹豫加入了这光荣的队伍。王浩是耳鼻喉科副主任,他曾是援桑医疗队队员中最年轻的一个队员;韩红举当时是骨一科护士长,是医疗队中唯一的女护士。他们作为优秀的共产党员,肩负着祖国的使命,用青春和生命实践着他们的信念:大爱无疆,大医无界。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他们还尽自己所能,帮助受援国改善医疗条件,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医疗能力,并留下了一支永不带走的 “医疗队”,由此他们也成了桑岛最受欢迎的“中国白衣天使”。


  援外医疗队合影

  初次上科室,他们深深的被震撼了!他们想象到非洲应该很落后,但是没有想象到如此落后!桑岛最大的国家医院竟然不如我们国家的乡镇医院!这么大的医院竟然没有CT,要做这项检查必须乘船1.5小时去达市做,也没有病理,很多疾病无法明确诊断!他们耳鼻喉科的手术室非常简陋,与其说是手术室,不如说就是个普通房子,没有空调,没有紫外灯,没有氧气接头,只有一张床和一个无影灯能够告诉王浩这是个手术室。室内只有一个破旧的吊扇慢慢地转动,每一次手术就是一次折磨。在室外40度,室内也达到35度的高温下还要穿着厚厚的手术衣,带着口罩和帽子,每次手术都是汗如雨下!
  由于缺医少药,那里重症感染病人很多,伤口感染率也很高!作为一名耳鼻喉医生,王浩看到的医疗现状就是在那里开刀有苍蝇做伴,不可能用手打结,因为用线太多太浪费,线及刀片都由病人自己购买,他经常用圆针缝皮,用洗衣粉洗手,再大手术只有一个洞单,手术中经常无氧气。医院门诊无的卡因,他已逐步习惯于无麻下行食道镜检查,这在国内是无法想像的,但在那成为事实,这就是非洲!
  那里病种也有很多特色。因为国家贫穷,孩子没有很好的教育及玩具,所以硬币石头水果核就成为最好的玩具,于是各种异物比如食道异物、耳部异物、鼻腔异物、气管异物特别多,所以耳鼻喉也成为急诊最多的科室,经常夜里急诊,取各种食道异物成为家常便饭。当他们每次看到病人康复后灿烂的笑容,一切辛苦都烟消云散了,他们为能够给予非洲人民解除病痛而自豪!
  因为在这个医院,有很多国外的医生,有古巴、俄罗斯及埃及医生,还有很多当地医生留学英国南非肯尼亚等国家,所以竞争也很激烈。但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一名党员,王浩深深知道要想取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王浩在耳鼻喉科开展一些当地以前没有开展过的手术。例如有两个病人,持续咽痛及咽部异物感,一个病史五年,一个病史三年,经达市多位医生诊断为舌咽神经痛,给予卡马西平等各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迁延至今,经他诊断为茎突综合征,给予口内径路茎突截短术,手术立竿见影,术后效果显著,咽痛彻底消失,解决了数年的顽疾,患者感激不尽!留学内罗毕的研究生naufa知道此病,但只见过一例手术,是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创伤很大,第一次见经口内经路进行,很是佩服!因为他导师是留英的,刚开始有些西方的傲气,现在对中国医生也另眼相看了!尊严是靠自己赢来的!
  有一个当地很有名的外科医生gidawe,他的一个朋友从达市来看望他,患有高血压,结果晚上鼻腔大出血不止,基本上处于休克状态,其母亲吓得哭泣不止,当地耳鼻喉医生会诊束手无策,gidawe开车急赶到他们驻地,请王浩会诊!王浩看了以后,紧急给予后鼻孔填塞术,并给予一系列的支持治疗,病人转危为安!中国医生的精湛技术再次得到当地同行的认可。
  有时候同事的交流也很重要。简单的扁桃体手术,naufa留英学习的方法是切口后剥离,是通过手指来完成的,简单来说就是生生抠下来的,一是不雅观,二是出血多,止血时间长。通过交流,王浩建议用剥离子剥离,用圈套器切除扁桃体,扁桃体被完整切除且出血很少了,大大缩短了止血的时间,naufa竖起大拇指,说“Chinese  very  clever”!后来通过医疗队申请送了一套扁桃体器械给他们,作为中桑友谊的见证。
  来自非洲主要的威胁是疾病的困扰,有人曾经说过,没有得过疟疾,就不算来过非洲!对于外科系统而言,还有来自艾滋病的威胁,这是艾滋高发的地区,在国内术前通常都常规查艾滋,但是那里条件不允许,也许你正在手术的病人就是艾滋病人,急诊手术更无从选择!每个外科医生心理和精神上所承受的恐惧和压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因为不是一时一刻,而是两年时间的零距离接触!

  

  语言关,应该说是队员们面临的又一大困难。当地的居民平时交流用的是斯瓦西里语,他们看病时必须通过医院的士大夫(相当于医助)翻译成英语。为了能和病人交流,队员们纷纷学起了斯瓦西里语。韩红举护士长充分发挥党员勤于实践、勇于挑战、善于创新的精神,想了个最土却最实用的方法——用汉语拼音把最常用的语句拼写下来,抄在小本子上随身携带,和患者交流时就拿出来对着相应的句子念。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记,市一院的5名医疗队员均能较熟练地掌握了英语和斯瓦西里语,能独自简单地与病人交流。


韩红举护士长在给患者发放我国援助的药

  经过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徐州援非医疗队完成门诊8 万多人次,手术近5000 例,同时开展的8项新技术填补了桑给巴尔的医疗空白,受到坦桑尼亚总统的接见,得到了医院的肯定和赞扬。


总统接见王浩

  医者行医,无论贫富、种族,大爱无疆,大医无界。虽然很苦,但是王浩和韩红举以及队友们心中也是苦中有乐,因为他们肩负着祖国神圣的使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他们把精湛的医疗技术奉献给非洲人民,也把中桑人民友谊的种子撒向这块贫穷但又美丽的土地!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