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56岁的单女士,5年前因患精神分裂症入住精神病院,常规检查时发现有“丙肝、肝硬化、脾大”,当时未予治疗。最近出现明显腹胀、消化不良、不明原因的发热、头晕乏力、牙龈和鼻出血等症状,在家人陪伴下,来到我院普外科诊治,门诊医生接诊后查体和积极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彩超示:脾脏肋间厚约6.2㎝,肋下斜径约21.6㎝,为肝硬化声像,门脉高压症,巨脾。拟诊断为“脾大、门静脉高压、丙型肝炎肝硬化”收住院。
普外科主任张开亮、副主任董宇带领普外科团队对病例认真细致会诊讨论,考虑患者脾脏巨大,已造成血小板降低,凝血功能障碍,此时手术切除脾脏是最佳治疗方法。但如果采取常规开放手术,单女士的腹部就会有20cm左右长的大切口,还会面临术后伤口疼痛、恢复慢,并发症多的风险。普外科团队经过一次次术前讨论论证,决定给单女士使用腹腔镜进行“巨脾”切除。
与一般性脾切除相比,“巨脾”手术风险大、难度高,因为这种脾脏往往病理性充血肿大,周围间隙狭窄,侧支循环丰富,伴有或多或少的粘连,术中稍有不慎就可造成大量失血;其次脾周韧带挛缩,脾蒂情况复杂,操作中易误伤胃壁、胰尾等器官等。手术日,普外科副主任董宇亲自带队操刀,手术在脐下缘切开长约1㎝的切开,置入气腹针建立人工气腹,放入腹腔镜器械后,在腔镜直视下分别于剑突下肝圆韧带左侧、左锁骨中线肋缘下5㎝及左腋前线肋缘下3厘米切开约0.5㎝、0.5㎝、1.2㎝的切口,术中探查发现“肝脏结节样病变、质地韧、脾脏瘀血肿大”。遂行腔镜下脾脏切除,考虑到切除下来的脾脏如果破碎取出腹腔有可能清除不干净,于是在原脐下缘切口向上向下延长,共长约5㎝,将切除的脾脏经延长口拉出,然后检查脾窝无明显出血后留置引流管,缝合伤口,顺利结束手术,切下来的巨脾,麻醉科医师滕洋洋和自己手臂对比着说,“真是太大了,很少能见到这么巨大的脾脏呢”。术后,经过普外科病区医护团队精心治疗护理,现单女士恢复良好。
自我院开展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以来,为“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脾肿瘤”、“脾破裂”等患者提供了新的手术治疗方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