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刘女士智齿反复发炎好几年,每次都靠吃消炎药硬扛。近两个月由于工作繁忙睡眠较少,导致免疫力下降,智齿便又开始“作妖”了,疼得她半边脸都肿了。“这种情况在临床上被称作‘智齿冠周炎’,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有效治疗后,便可解除疼痛。”接诊的口腔科主治医师魏景健表示。
痛与肿的智齿
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上下颌第三磨牙。因为智齿正好在20岁左右时开始萌出,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接近成熟,于是被看作是“智慧到来”的象征,故称它为“智齿”。
日常中,我们常说的智齿疼痛,便是因为它没有足够的空间正常萌出而出现阻生,即不能完全长出来。这时候由于牙冠不能全部冒出头,上面会有牙龈覆盖,此时牙龈和牙面之间会形成一个三面密闭的小袋子似的结构,我们称之为盲袋。盲袋当中会积存食物残渣、软垢、牙菌斑,即使我们每天规律地刷牙、漱口,也很难将盲袋内的食物残渣等清除,从而极易引发智齿冠周炎的发生,导致智齿又肿又痛。
此外,魏景健还提醒,如果智齿位置不正,向前或者各方向倾斜,也容易造成食物嵌塞,从而引起智齿本身或智齿前面的磨牙龋坏。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颌面部间隙感染、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智齿的“去”与“留”
不是所有的智齿都需要拔除。只有当智齿的存在,给人体造成一些危害的时候才需要拔除。通常包括以下情况:
1.智齿反复发炎,也就是智齿冠周炎(牙齿周围的牙龈组织发炎,肿胀疼痛);
2.智齿本身已经被蛀了,或者因为智齿的原因,导致第二磨牙(智齿前面一颗牙)蛀牙;
3.智齿与邻近牙齿之间经常出现食物残留;
4.智齿压迫导致邻近牙齿牙根有吸收(一般拍片才能发现);
5.引起周围组织囊肿或者肿瘤;
6.智齿生长的位置异常,摩擦刺激颊粘膜,产生溃疡,一般上颌多见;
7.正畸(矫牙)或者修复(镶牙)治疗需要;
8.下颌智齿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或者上颌智齿影响下颌运动;
9.智齿全部埋藏在颌骨中,可能导致神经性疼痛;
10.上颌智齿没有对应的下颌智齿萌出,且牙齿高出咬合平面(上下颌牙齿紧咬时的接触面)。
魏景健提醒,如果是以下情况,也可以保留智齿:
1.智齿正常萌出,与同侧另一颗智齿有正常咬合关系;
2.智齿邻近牙齿有缺失,智齿可以用作镶牙的基牙(作用类似于桥墩或拴马桩)时,可予以保留;
3. 智齿完全埋藏在骨质里面,不会压迫到邻近牙齿的牙根和下牙槽神经(建议定期复查以免变化)。
不过,由于每个人的智齿情况不同,到底要不要拔,最好还是让专业的牙医看完再决定。
微创拔牙“拔”而“不怕”
“医生建议我去拔掉智齿,但是我很害怕,一拖再拖,结果痛的受不了还是下不定决心。”有许多患者有着和李女士一样的困惑。“我们在区域内较早开展的微创拔牙技术可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这个技术的贯穿于术前评估、影像检查、手术切口和阻力解除手段、术后护理和指导各个环节。”魏景健介绍。
微创拔牙较传统拔牙对技术要求和无菌要求更高,专门针对一些难拔、阻生智齿或埋伏齿。在操作时,需要专门的微创拔牙器械,如外科动力设备、仰角手机、超声骨刀、颊拉钩、分离器和微创拔牙钳(挺)等。与传统拔牙方法相比,微创拔牙可有效降低下牙槽神经麻木、邻牙损伤、上颌窦漏、牙根移位和颌骨骨折等并发症,从而使整个拔牙过程能够做到微创、可控、无痛、舒适。作为江苏省首家综合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口腔临床住院医师规培基地、国家口腔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核心单位,我院口腔科始终紧跟患者需求,针对高难度、复杂阻生齿,尤其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患者,依托医院多学科“MDT”治疗模式,保障了治疗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文作者
魏景健
口腔科主治医师
口腔临床医学硕士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研修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熟练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对口腔颌面-头颈部良、恶性肿瘤的诊治、显微外科技术及颌面部缺损畸形修复与重建有一定的见解。擅长颌面部创伤骨折及头颈部脉管疾病(血管瘤、血管畸形及淋巴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各种复杂牙及阻生牙的拔除及各种牙槽外科手术。目前发表核心期刊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