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赵女士是一名教师,工作期间讲课讲得多了,下巴偶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次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她突然感觉教室里没有了自己的讲课声,耳边却响起清脆的“嘎嘣”声。这种声音伴随着她张口吃饭或说话动作,越来越频繁。两周前的一个清晨,她起床后突然发现熟悉的“嘎嘣”声消失了,可当她准备刷牙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不能像平时一样张开嘴巴了。
张嘴就嘎嘣作响、吃饭张大嘴就感到疼痛、甚至拍照时发现“大小脸”……不少人都经历过和赵女士一样“有口难开”的痛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不是单一的一种疾病,而是一类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而又有共同发病因素和临床主要症状的疾病总称。一般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多属功能紊乱,主要临床表现有关节区疼痛、运动时关节弹响、下颌运动障碍等。
颞下颌关节是人体中运动最活跃的关节之一。在每天的咀嚼、吞咽、呼吸以及说话的功能活动中,颞下颌关节会有超过2000次的运动。
放松状态下,上下牙齿不应接触,其间有3-5mm的间隙。在有磨牙、咬牙情况的人群中,放松时上下牙齿间隙变小;用嘴呼吸的人群上下牙齿间隙会增大。两者都会造成颞颌关节周围肌群之间张力的不平衡,形成一个不健康的颞下颌关节。
上下牙齿完全咬合状态下,所有的上下牙齿都紧密接触,上下牙齿排列不契合还会有形成慢性颈部疼痛的可能。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痛、听、摸、塞、看”5步来粗略判断自己是否存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痛:正在或者过去的几个月内发生的涉及头面部,尤其是耳朵前方、太阳穴、腮帮子等位置的疼痛。
听:说话或吃饭等张口或闭口的动作中出现弹响、捻发音等关节杂音。
摸:将食指和/或中指指尖放在两侧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同时做张闭口的动作,检查是否摸到两侧关节的不对称活动(如活动幅度不对称、关节突出等)或突然的弹跳。
塞:尝试将食、中、环三指并排塞进张开的牙齿之间,如不能将3指放入,提示张口受限。
看:对照镜子观察下巴在张口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往一侧偏歪的情况,或者先向一侧歪斜,再拐向另外一侧。
以上任意一种情况的出现,都提示有可能患有颞下颌关节紊乱。
影响颞下颌关节的问题大体分为:
1.发育异常(发育不全、增生、髁状突撞击综合征、软骨瘤、韧带骨化)。
2.关节囊内疾病(退行性关节炎、骨软骨炎、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滑膜软骨瘤病、传染病、转移瘤)。
3.关节功能障碍(肌筋膜痛综合征,肌肉失衡,扭伤、关节囊炎、滑膜炎,关节活动度过小、过大,滑膜交叠,关节盘移位、关节盘粘连)。
其中,发育异常、关节囊内疾病可通过影像学和临床检验排除。
目前,颞颌关节紊乱的治疗强调两个原则:
1. 多学科综合治疗:所涉及的学科有口腔科、理疗科、针灸科等相关专业。
2. 梯度治疗:第一梯度是保守治疗(理疗、针灸、手法、运动、咬合板治疗、关节腔注射);第二梯度是微创手术治疗(即关节镜手术);第三梯度是开放手术治疗(如关节盘锚固术、关节置换术等)。建议先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再考虑手术治疗。
筋针疗法作为新的针灸方法,针刺部位仅在皮下,不进入肌肉层,具有进针无痛、即刻见效的特点,对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导致的疼痛,止痛迅速。
现位于本部儿童诊疗中心3楼的理疗科治疗室
生活小贴士
1.保持一个积极乐观、放松的心态去面对治疗,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焦躁的情况,这有可能会让患者的病情更加严重;
2.避免咀嚼硬物,不可偏侧咀嚼,改正咬牙和磨牙的习惯;
3.一些不良习惯也要及时戒除,例如:咬手指甲、咬牙、趴着睡觉等,休息的时候也不要用手托着下巴;
4.避免嚼口香糖和太硬的、坚果类的食物;
5.避免长时间持续讲话;
6.减少大张口的次数和幅度,如打哈欠、咬整个的苹果;
7.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饭后养成漱口的习惯;
8.日常可以使用热毛巾或者热水袋进行局部热敷,帮助缓解关节紊乱的症状。
就医指南
本部门诊:2号楼(门诊楼)2楼东区理疗科门诊
新城医院门诊:门诊2楼西南区理疗针灸推拿中心
本部治疗中心:儿童诊疗中心3楼
咨询电话:0516-83956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