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放
年届6旬的林女士,近来总感觉胃不舒服,腹胀且伴有反酸、恶心,在外院行胃镜检查后,显示胃窦处有一隆起,当得悉隆起性质多样时,林女士有点紧张,遂来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求诊,消化科主任张莉利用超声内镜为其详细检查,的确在胃前壁见一约0.8*1.0cm隆起病变,表面光滑,触质韧,经过反复确认,隆起为平滑肌瘤或间质瘤可能性较大。当听到张莉主任给出结果是良性小瘤子,建议随访,必要时可以考虑在内镜下微创切除时,林女士不由长出一口气:“我都做好最坏的打算了,听到主任这样说,我就放心了。”张莉主任表示,如果林女士心理压力较大,也可以现在就考虑内镜下切除,切除后也就更放心了。
市民薛先生因大便带有少许黏液一年多入院检查,因其有直肠癌家族史,虽然他大咧咧地表示除了排便会带有一点黏液外,并无其他不适,但张莉主任依然留了心,肠镜显示直肠内有一个隆起肿物;超声内镜下,就超声影像分析张莉主任表示,薛先生直肠隆起肿物考虑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性较大,随即予以内镜下切除。病理化验显示的确为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也正是因为发现及时,切除完整,去除了隐患,薛先生日后只需要定期随访就可以了。
林女士、薛先生都是超声内镜的“受益者”,一枚小小的探头居然有这么大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
提到“消化内镜”“超声”,人们会很快想到胃镜、结肠镜、B超,对“超声内镜”大部分人还是比较陌生的。
普通内镜只能看到胃肠道最里面的黏膜层,超声内镜可以透过黏膜层看到病灶更深层次(黏膜下层、肌层、外膜)的病变情况,还可以鉴别消化道的隆起是否粘膜下肿瘤或壁外病变压迫所致。以便进一步研究处理方案,做到诊疗一体。
超声内镜分大探头超声和小探头超声,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目前开展的为小探头超声检查,主要是探查消化道黏膜下的、管壁内的病变!
小探头超声内镜
诊断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金标准
小探头超声内镜是由小探头超声系统和内镜系统组合而成,以探查消化道病变为目的。
探头通过内镜活检通道,将超声探头送入需检查的组织表面,采用360度环形扫描,通过注入无气水作介质,清晰地显示病灶位于消化道管壁的层次,并根据病变内部回声的不同,提供诊断依据。
对于食管、胃、十二指肠及结直肠生长的粘膜下肿瘤,超声内镜是诊断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金标准。
小探头超声内镜 “施展”范围
1.确定消化道粘膜下病变的起源与性质:
对于食管、胃、十二指肠及结直肠生长的粘膜下肿瘤,超声内镜可以通过肿瘤起源层次、大小、回声特点等初步判定肿瘤性质,鉴别消化道的隆起型病变是否为粘膜下肿瘤或壁外压迫所致。
2.判断消化系肿瘤的侵犯深度及外科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可应用于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的术前分期,能较准确的诊断消化道早癌,为早癌的内镜下切除提供保障。对于进展期的消化道癌可行较准确的术前TNM分期,以便制定手术方案或进行术前辅助放化疗。超声内镜对于肿瘤浸润深度的判断及壁外淋巴结的诊断较准确,优于腹部CT等影像学检查。
3,判断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治疗的效果。
4,其他:消化管壁外压的诊断、狭窄范围,性质的判断。
特别提醒
超声内镜不能替代胃肠镜
临床上,经常遇到患者提出,为什么要做完胃肠镜再做超声内镜?是不是能绕过胃肠镜直接进行超声内镜检查?不是更能查清楚吗?或者有疑问为什么做了胃肠镜还要再做超声内镜,是胃镜没有做成功吗?
张莉主任着重指出,超声内镜是在胃肠镜检查发现病灶的基础上,换用超声探头再对所见病灶做的进一步检查,不能代替胃肠镜,也不是更清楚的胃肠镜,也不是胃肠镜检查不成功。
张莉主任特别强调,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胃肠镜检查越发受到重视,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40岁以后最好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定期做胃肠镜检查,尤其是在45岁以后,最好能做一次胃肠镜检查。
检查可以发现胃肠道里面是否有息肉及溃疡等疾病,或者发现需要进一步做超声内镜的病变,并给予进一步妥善处理。可以早期发现肿瘤性疾病并及时阻止息肉等疾病发展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