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是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盛之时,始见于唐代 《初学记》引《阴阳书》,“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谓之三伏”,被沿用至今。
三伏灸顺应中医“天人相应”理论,于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盛之时, 施以灸法协助人体阳气生发,激发正气,调整脏腑经络气血,祛除病邪、预防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热克阴寒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故而三伏灸疗法是“冬病夏治”的典型应用,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与“天人相应”的思想,是中医时间学与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特色疗法。三伏灸?
“天之阳为太阳,地之阳为艾草”。三伏灸是中医“冬病夏治”的重要方法,借助天时灸火更容易渗进经络脏腑深处,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气血升降正常,清除体内的阴寒之气及宿疾。调理身体各种健康问题的同时,还可以防止各种健康问题在秋冬季节发生或复发,让人体能够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良好状态。
三伏灸一般是根据患者体质和症状,辨证使用督灸、雷火灸、悬空灸、脐灸等。
督灸
督灸是在督脉上实行隔物灸的一种中医特色治疗方法。督灸是扶阳大法,通过灸疗刺激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经脉循行部位,将经络、穴位、艾灸综合一起,所灸面积广,火力足,温通力强,使其自然之阳、人体之阳、药艾法之阳三阳结合,升阳益气,促进督脉阳气运行,激发协调诸经经气。从而达到平衡阴阳、抵御病邪、调整虚实、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功效,使虚弱的阳气得以温煦,寒湿之邪得以祛除,痰浊淤血等病理产物得以消除,痹阻之气血得以畅通,从而达到预防保健、治疗疾病的作用。
雷火灸
雷火灸属于火热灸,是一种通过火热、红外辐射力和药力,与独特操作手法相结合,在人体面、位、穴的强力渗透来调节人体各项机能经络的治病方式。雷火灸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追风除湿、温经散寒、散瘿散瘤、扶正祛邪等功效。有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力强、灸疗广泛的特点。
悬空灸
直接灸,是将艾柱直接放置穴位皮肤上来施灸的一种方法。直接灸因施灸目的和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又分为无瘢痕灸、发泡灸和瘢痕灸三种。家庭保健常采用无瘢痕灸施灸以温熨为度,采用悬空灸,不致起泡,不遗留瘢痕。
脐灸
脐即肚脐,是人体先天之本源通百脉,治百病。通过对其灸补,可补虚泻实,治标固本;既能沟通表里上下,加速气血运行,又能安五脏、平六腑、养胃气、守元气、保精气、提神气、驱邪气。这样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把一些即将发生的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起到无病先防的作用。
1、痹症: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2、痛症:颈肩腰痛(颈椎、腰椎、胸椎、颈椎骨质增生和肌肉劳损)、慢性腰肌劳损、增生性脊柱炎等。
3、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体虚容易感冒、哮喘(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
4、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或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痛、反酸等,胃肠功能紊乱及慢性腹泻。
5、妇产科疾病:围绝经期阳虚质、痛经、经行头痛、产后风等。
6、调理亚健康: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调节女性怕冷体质,兼具美容作用。
1.要注意避风寒,忌烟、酒、油腻、辛辣、生冷之品。
2.艾灸只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正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3.三伏灸后2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脸也不要立即洗澡,注意保暖。
4.慎灸人群:正在发烧的病人、肺结核、感染性病、行经期且月经量多的女性、孕妇、严重过敏体质、溃破性皮肤病、阴虚火旺、心脏病患者等。提示
三伏灸时间安排表:
伏前培元灸:7月1日-7月14日
初伏灸:7月15日-7月24日
中伏灸:7月25-8月3日
加强伏灸:8月4日-8月13日
末伏灸:8月14日-8月23日
开诊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
日间门诊
上午:08:00-12:00
下午: 14:30-17:30(夏季)
夜间门诊
17:30-20:00(夏季)
每周六、周日
上午:08:00-12:00
下午: 14:30-17:30(夏季)
就诊地点:铜山区中医院西门斜对面(湘江路和圭山路交叉口西北角)
预约电话:0516-67069381
由于三伏灸每日人数有限,为方便您就诊避免等候,请提前预约。
总编|张 鹤
审核 |宗淑华
供稿 |李盼盼
编辑|刘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