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新闻资讯 > 【铜山区中医院】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知识点
【铜山区中医院】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知识点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4-07-15 16:57:00    阅读量:10982次
[摘要]:淮海名医:煎煮中药时应使用哪些容器?头疼脑热按压哪些穴位?“未病先防”指的是?……这些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科普知识你都了解吗?快来跟我们学习吧~第一篇章中医基础理论1、中医

  煎煮中药时应使用哪些容器?头疼脑热按压哪些穴位?“未病先防”指的是?……这些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科普知识你都了解吗?快来跟我们学习吧~

  第一篇章中医基础理论

  1、中医整体观

  中医的整体观是由点成线、由线成面,是见微知著,这样的治病观念你知道吗?

  整体观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中医学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脏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一个器官生病,身体的其他器官以及整个身体功能都会受到损害。

  2、中医健康理念

  什么是幸福?健康就是幸福!有了健康并不等于有了一切,没有健康就等于没有了一切。

  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组成部分,在结构上密切联系,功能上协调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同源、同构、同道的统一性,遵循共同的阴阳消长、五行制化等规律,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性,与人体身心机能及易发疾病谱的构成有着密切关系。

  3、中医对人体生命过程的认识

  人的生命过程,概括起来,只有两个字:生……死。

  中医所说的人体“生长壮老已”,是说生命是机体“出生、成长、壮盛、衰老、死亡”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一般来说,10岁、20岁时机体处于生长发育状态,三四十岁时人的功能和精力最为旺盛,40岁前后,功能出现趋于衰减的先兆。50岁及其后,衰老过程加速,八九十岁之后,机体已经非常虚弱,处于老态龙钟状态。

  4、中医“治未病”思想

  疾病的关键是预防重于治疗,所以高明的医生“上工”“上医”“良医”他们不主张治疗已病,却非常重视预防未病。这就如同治理国家一样,不要等到出了动乱再去治理,而是在动乱之前就考虑防备,预防重于治理。所以,假如疾病已经形成才去治疗,动乱之后才去平定,这就好像是口渴了才去掘井,发生战争之后才去铸造兵器,那就太晚,太迟了!

  中医“治未病”思想涵盖了健康与疾病的全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一是“未病先防”,即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是“既病防变”,即防止疾病的发展;

  三是“瘥后防复”,即防止疾病的复发。

  第二篇章中医养生保健

  1、中医养生理念

  现在许多人的生活起居方式常与自然规律相背而行,晚上该去睡觉的时间却用来玩手机、玩电脑、与朋友聚会、为工作加班等;白天正常工作与生活的时间,却无精打采;冬季本应是保暖避寒就温的季节,但是很多年轻人却穿着露脚踝的九分裤,冰激淋店的生意依旧红火。夏季冷气开得“寒气刺骨”,冬季暖气开得“热气腾腾”。而这些与自然规律相违背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会导致身体的阴阳失衡,气血失和。因此,中医养生的理念是顺应自然、阴阳平衡。

  另外,中医养生还要因人而异,要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根据不同的体质进行合理调理。比如人参、鹿茸大补,但是并不适合每一个人。

  2、中医养生基石

  情志、饮食、起居、运动是中医养生的四大基石。

  心胸有量最重要,饮食有节七分饱。

  起居有常顺四时,动静有度不妄劳。

  3、中医养生要诀

  顺应四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从而达到健康养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4、中医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保健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目的的保健活动。中医养生保健强调全面保养、调理,从青少年做起,持之以恒。

  5、简易养生保健法

  搓面法:每天清晨,搓热双手,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到额部两手向两侧分开,经颊而下,可反复10余次,至面部轻轻发热为度,可以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

  叩齿法:每天清晨睡醒之时,把牙齿上下叩合,先叩臼齿30次,再叩前齿30次。有助于牙齿坚固。

  梳发法:用双手十指插入发间,用手指梳头,从前到后按搓头部,每次梳头50-100次,有助于疏通气血,清醒头脑。

  6、中医保健穴位

  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和养生。你知道吗?我们的人体其实自带了许多“解药”,这些“解药”就是我们身体上的穴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五大中医养生穴位,帮助我们维护身心健康!

  7、常用自我穴位按压法

  在缺医少药的古代,人平均寿命很低。往往现在看来很小的疾病,在那时就足以夺去成千上万人的性命。可是古代的医生,却常常可以年逾古稀,这是为什么呢?除了保持恬淡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外,自我保健是必不可少的。在这里,我们将古人总结出的七个穴位按压方法教给大家。

  常用的自我穴位按压方法有点压、按揉、掐按、拿捏、搓擦、叩击、捶打等。普通人学习一些穴位按压的常识,可以在家中进行自我保健,也可以对一些急症进行临时处置。

  8、中医穴位养生

  俗语说“寿命长不长,低头看看脚”,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多个“长寿穴”,足底的涌泉穴就是其中之一。涌泉穴是养生大穴,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1/3处,曲趾时凹陷处便是,是肾经的首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涌泉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经常按摩此穴,可活跃肾经内气、固本培元、延年益寿。

  9、妇女保健

  女性生理上需要注意的保健要点有哪些吧!

  妇女生理上有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更年期的特点,其保健措施也应与之相适应。

  经期:提倡保持请洁,寒温适宜,饮食宜忌,调和情志,活动适量。

  妊娠期:建议休息静养,劳逸运度,增如营养,饮食有节;讲究卫生,保持清洁,通畅二便,舒畅情怀。

  哺乳期:宜讲究卫生,规范时间,如强营养,增进食欲;起居有时,心情舒畅,注意避孕慎服药物。

  更年期:应注意情绪稳定,注重饮食调养,劳逸结合。注意常见妇科肿瘤的预防,并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10、中医日常养生基础

  “形”是指形体,包括肌肉、筋骨、脏腑、血脉等,这些组织器官是物质基础;“神”指情志、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现象,以及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功能和作用。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即躯体的健康,还要注意精神的调摄,包括心理、道德的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形神共养方能使人长寿健康。

  11、中医日常养生Tips

  起居有常:日常生活中起床时间、三餐时间、就寝时间都应有规律,并养成习惯,更有利于健康长寿。

  夏天饮食:夏天,生冷及冷冻食品不宜过多食用,尤其是老年体虚、久病初愈或脾胃虚寒者,以及婴幼儿。

  四季穿衣:春天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温度的提升,遵循“上薄下厚”的原则慢慢增减。夏季衣着需重点对人体胸部和背部进行保护。秋季的服饰不要太厚重,适当穿少一些,避免出汗。冬季衣着不仅要避免过于单薄而受风寒,也要避免过于厚重、密不透气。

  12、中医道德养生

  中医智慧揭开谜团:为什么道德修养越高的人越长寿?

  古代名医孙思邈认为:“养生之道在于养神,养神之要在于养德”。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完善人格,是养生必先养性的重要内涵,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德行亏损的人,即使服用灵丹妙药,也不能延年益寿。因此,善于养生的人以养德为主,调养为辅。

  13、中医饮食养生

  中医“食养”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强调五味调和、营养均衡,若偏嗜某一味,就会导致疾病的产生。

  14、秋季食养

  秋季,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易出现干咳、口干咽燥、皮肤瘙痒缺乏弹性等秋燥表现。此时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如何进补才能事半功倍?一起看看吧!

  中医认为,肺应秋,秋天干燥的气候特点易对其造成损害,因此秋季应忌用辛辣苦燥之品,宜食润肺生津、养阴清燥之物,如山药、梨、百合等,还可食乌梅、山楂等酸性食物,以应秋季收敛之性。

  15、平时怎么吃才养生

  中医饮食养生提倡早餐要好,午餐要饱,晚餐要少。饮食要注意谷类。蔬菜、水果、禽肉等营养要素的均衡搭配,不要偏食偏嗜。饮食宜细嚼慢咽,勿暴饮暴食,用餐时应专心,并保持心情愉快。

  日常饮食搭配原则

  粗细搭配,以粗为主;

  荤素搭配,以素为主;

  酸碱搭配,以碱为主。

  16、中医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重视强体健身运动,《黄帝内经》中早就有了“引导术”的记载。常见的养生保健项目有: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六字诀等。运动养生强调持之以恒、因人而异、劳逸结合,更讲究动静结合以调形养神。

  17、春季起居养生

  人们的起居只有与自然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相适应,才有利于健康长寿。四季起居要点为:春、夏宜晚睡早起,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

  春天:宜“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夏天:宜“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秋天: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冬天: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18、夏季起居养生

  随着夏日的高温、潮湿天气的到来,在这样的季节里,如何养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做好起居养生尤为重要。

  夏季湿且闷热的环境,易使人出现情绪急躁、烦躁,焦虑,失眠等症状。中医倡导,应顺应夏长的自然规律,起居上做到夜卧早起、午间小憩,以保护阴液、减少损耗、抵御暑热。夏季午睡时长建议半小时到1小时,应避免贪凉。

  19、顺时睡眠养生

  中国人自古就很注意睡眠养生之道,古人有“不觅仙方觅睡方”的说法。老百姓常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一生中,我们有超过三分之一时间在睡眠度过,“睡个好觉”无疑是人们身心健康的基石。

  顺应四时,起居有常,是正确的养生之道。春季应遵循“夜卧早起,广步于庭”的原则,适当缩短睡眠时长,在公园或郊外,以大步走或慢跑的形式运动。夏季应遵循“夜卧早起”的原则,入睡时间较春季可更晚一些,但不宜超过晚上11时,起床时间则应更早一些。秋季应调整睡眠节律,做到“早卧早起”。冬季应遵循“早卧晚起’原则,适当早睡,可等太阳出来时再起床活动。

  20、中医情志养生

  情志养生,是指通过控制和调节情绪,以达到身心安宁、情绪愉快的养生方法。中医将情志归纳为七种:喜、怒、忧、思、悲、恐、惊,也称为“七情”。“七情”本身作为人体正常的精神活动,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并不会致病。但是,一旦超过人体所能调节的范围,如“七情”太过或持续时间太长,就易使人致病。

  21、中医体质养生

  从古至今,各医家,养生家对体质都非常重视,为什么会如此重视呢?那是因为体质与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当健康出现了问题,通常是体质发生了偏颇。

  常见的体质类型有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种。体质类型决定着人的健康状况,中医认为,应当根据不同的体质特征,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调摄等方面制定适合自己的日常养生方法。

  22、四季足浴的益处

  俗话说“人老脚先老”,足浴是较好的养生保健方法之一。足踝以下分布着66个穴位,是五脏六腑精气输注、会聚之处。对足部进行浸浴和按摩刺激,可畅通全身气血,调节各脏腑器官功能。

  春天足浴 升阳回脱

  夏天足浴消暑祛湿

  秋天足浴肺调肠润

  冬天足浴丹田温灼

  23、艾灸禁忌

  艾灸是常用的中医保可以行气活健疗法之一,可以行气活血、温通经络。但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艾灸,也不是任何部位都可进行艾灸。

  小儿:小儿稚阴稚阳,受不得外来之热。市面上最常用的直径1.8cm的艾条对小儿来说火太猛,不能补阳,反而助火。如小儿有寒凝腹痛等症,必须用极细艾条,且艾灸时间宜短。

  孕妇:孕妇体热,再施以艾灸,极易上火。

  24、古代中医药典籍

  古医籍是中医药知识的重要载体,其中承载的原创知识,包括独特的理论、行而有效的疗法等,是中医药学术进步与科技创新的源泉动力。

  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集几千年中医理论与实践经验于一书,《本草纲目》被誉为“天然药物使用百科全书”,《伤寒杂病论》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成就。

  25、中药保健

  中药保健是利用中药天然的偏性调理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服用中药应注意年龄、性别、体质、季节的差异。例如,使用祛邪中药时,患者平素体质强的用量宜稍重,体质弱的用量宜轻;老人和儿童用量应少于青壮年人群;体弱者不宜用较大剂量,久病者应低于新病者的剂量。

  26、中药煎煮注意事项

  煎煮中药时,如操作不当,会直接影响到中药的治疗效果。煎药时,应选用化学成分稳定的砂锅、陶瓷、不锈钢容器或器皿,应避免使用铜、铁、锡、铝等容器,因为这些容器在煎煮过程中易释放出金属元素,与药材中的多种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影响或改变药物的性能,降低疗效。

  27、端午挂艾蒿

  仲夏端午,多雨潮湿,菌蚊丛生,人易染病,艾蒿和菖蒲均有浓烈的挥发气味,悬挂于门上或插于发间,可辟邪驱虫、除湿、预防瘟疫。

  第三篇章中医经典故事

  1、神农尝百草

  传说,神农氏本是三皇之一。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卓越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他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

  2、病入膏肓的来历

  “病入膏肓”出自《左转·成公十年》里的一个典故。春秋时期晋景公病重,请秦国名医医缓来治疗。

  医缓未到之前,晋景公做了个奇怪的梦。梦中,他的病变成了两个小孩在说悄悄话。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缓就要到了,看来我们这回是难逃了。另一个说,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育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医缓如何用药,也奈何不了我们。

  医缓到后,查看了晋景公的病情,遗憾地说,这病已经进入肓之上、膏之下,药力达不到,实在是没有办法治了。

  晋景公惊奇这医缓说的和他的梦境一样,视其为神医,放回晋国。不久,晋景公便因病重而亡。

  后来“病入膏肓”成为知名度很高的成语,形容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也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监制| 杜   兵

总编| 张   鹤

审核 | 宗淑华

编辑| 尚   晓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