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医生,31床的张奶奶今天出院了,走之前一家人喜气洋洋地到处找您呢,听说您今天一天的手术,遗憾的不得了,说等老人恢复恢复,再来感谢您。”8月底的一个傍晚,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倪锋刚踏进病房,就听到护士给予的反馈。
他笑着摆摆手:“别谢我,要谢得谢老人不错的身体底子,家人的积极态度,还有咱们各个兄弟科室的通力协作,哪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回到办公室,重新调阅张奶奶的全部病历,回想一波三折的治疗经过,倪锋有些感触:“93岁的年纪遭遇这么重的骨折,能闯过来,真的可以说是劫后余生。”
从头到腿,耄耋老人的半边身子快“散”了
倪锋清楚地记得老人8月19日入院时的样子,可谓是嚎啕痛呼,任谁也别想靠近,只要有人意图走近,老人便会气得扇自己脸。在家人慌乱的描述中倪锋得悉,几个小时前老人从楼梯滚落,当时便动弹不得,惨呼不止,家人紧急将老人送至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髋关节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大胯明显骨折了,你看老人的‘熊猫眼’也代表着头部有损伤,有没有其他的伤还需要CT确诊。”虽然老人不让近身,更不让倪锋触诊,但是左腿的歪斜程度已能说明问题。儿子、孙子轮番劝慰、商量近一个小时,老人才勉强同意拍摄CT确诊病情。
肋骨骨折(左3、4、5)、肺部感染、股骨粗隆间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锁骨骨折、头部损伤……检查结果让所有人都颇为意外,老人摔的属实比较严重。
“必须手术” 家人积极的态度犹如一颗定心丸
住院后,随着一系列检查的完善,倪锋意识到眼前这位“看着身子骨还算硬朗的老人,多器官均有大大小小的问题。”
在和家属的沟通中,倪锋将面临的两难情况坦白道来:“目前老人最痛的就是胯骨骨折,这也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必须尽快处理。保守治疗,根据以往经验和老人完全不能动的现状,并发症就能要了她的命。手术治疗,虽然能够帮助老人减少痛苦,尽快恢复,但老人的身体状况如何扛过围手术期,也是个难题。”听到倪锋的分析,老人的家人给出了积极而明确的态度:“手术,必须手术。我们相信医生,闯的过去是幸运,闯不过去我们也认。”
正是听到了家人如此信任的话语,让倪锋和同事心里不约而同地扬起一个信念:将所有的风险尽可能降至最低,用最短的时间进行最熟练的手术,确保治疗成功。
意外频生 34分钟让老人的左髋回归本位
倪锋邀请麻醉、神内、神外、呼吸、心内、肾内等多个科室专家进行MDT会诊,最终得出一致意见:大家各司其职,为手术保驾护航。
事情在8月22日出现了意外,查房时倪锋发现老人腿肿的非常厉害,影像检查显示出现了下肢静脉瘀滞,这是早期血栓的前兆,立刻给予抗凝治疗。但另一个问题随之浮出水面——老人头部有伤,颅底有积血,抗凝可能会导致积血不断累积。怎么办?一种治疗会造成南辕北辙的两种效果,这让大家一时有些矛盾。
和家人再度沟通后,倪锋当机立断:目前老人身体机能尚可,其他的伤均可保守治疗,尽快安排手术将髋关节复位、固定,确保老人可以尽快翻身、活动。
次日,在麻醉科主任陈龙和麻醉师李艳全面盯控下,倪锋和副主任医师黄世超利用3个1cm左右的小孔为张奶奶进行了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操作准确、轻柔、细致,保护重要血管神经,确保创口最小、出血最少,两位医生默契配合,仅用34分钟就完成了手术。
术后,虽然老人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但医护们不敢有丝毫松懈,接力式的重点关注、监护,直至老人可轻松翻身,也才有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一幕。
虽然像张奶奶这种一跤摔出这么重后果的情况不多见,但在临床,倪锋经常会遇到高龄老人髋关节骨折的病例,他提醒,老年人如果跌倒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骨折,不要存侥幸心理。如出现髋部骨折,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完善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