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中医院骨伤科成立于2012年,是一个以中西医综合治疗骨伤疾病的科室,属于徐州市中医重点专科,有独立中医综合理疗室。近年来不断提升中医护理技术,打造中医特色专科护理,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施护,被称为“绿色护理”为患者解除痛苦,守护患者骨骼健康。常年开展十余项中医适宜技术解决患者痛苦,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一、耳部三联
包括:耳部刮痧、耳尖放血、耳穴埋籽。
耳部刮痧
耳部刮痧的作用原理是刺激耳部的相应穴位产生经络传导,从而发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的功效。适应症:失眠、便秘、肩周炎、颈椎病、焦虑等。
耳尖放血
放血疗法,又称刺血疗法或刺络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梅花针、毫针或其他工具刺破人体某些俞穴、病灶处、病理反应点或浅表小静脉,放出少量血液而治疗疾病的方法,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可以起到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宛陈而除之”,耳尖是经外奇穴,在耳廓微经络中为肝经所主,实乃泻法。因此耳尖放血具有清热泻火,镇肝潜阳、清脑明目、散瘀及调和阴阳、缓解焦虑等治疗作用。适应症:失眠、焦虑、高血压、发热等。
耳穴埋籽
将王不留行籽贴附于耳廓的穴位及反应点,按压刺激穴位,通过经络传导,具有行气止痛、宁心安神、调整机体平衡的作用。适应症:疼痛,失眠,降压等。
二、中医熏洗
中医熏洗是中药外治疗法的分支,中医熏洗疗法又称为中药蒸煮疗法、中药气浴疗法、药透疗法、热雾疗法等。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被称为“烘雅”,中医熏洗是以热药蒸汽为治疗因子的一种化学、物理综合疗法。这种方法最早用于临床自先秦就有记载,后世不乏其术,到清代,中医熏洗趋于成熟。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医熏洗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均有相应发展,逐渐用于休闲保健、康复疗养和临床治疗等方面,具有解表散寒、温通经络的作用。适应症:
1、风湿类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2、骨伤类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症、肩周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3、用于骨折后康复护理、骨折后保守治疗。
三、灸法(悬空灸、雷火灸、督脉灸)
悬空灸
指以艾绒为主要原料或加药,制成艾条或艾柱,点燃后在腧穴部位或患处熏灸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法是利用温热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传导,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散寒祛湿、消瘀散结、回阳救逆,从而达到预防保健和自我康复的目的。适应症: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科术后腹胀、恶心呕吐、尿潴留等。
雷火灸
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医学入门》灸法是最古老的中医治病方法,由于其取材简易,操作方便,疗效显著,灸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历久弥新。“赵氏雷火灸”技术,就是从古代“雷火神针”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是一种集针、灸、药于一体的创新型火热灸法,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单。由有麝香、硫黄、乳香、没药、穿山甲、全蝎、冬虫夏草、红花等二十多种药材制成的,具有很强的药效力。本疗法始于《本草纲目》,《针灸大成》认为此法“治闪挫骨间痹痛及寒湿气痛而畏针者”。雷火灸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追风除湿,温经散寒,散瘿散瘤,扶正祛邪等功效。适应症:损伤、风湿、颈肩腰腿痛、头痛、骨质增生、网球肘,胸腹胀满,中风偏瘫等引发的感觉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疼痛等。
督脉灸
又称“铺灸”、“长蛇灸”,是中医传统外治疗法之一,源于西汉的《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督脉生病治督脉,“病在骨者取督脉、病虚寒者药灸之”。督脉灸是一种在背部督脉循行处施以隔药灸的疗法,其通过经络、腧穴、药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从而达到益肾通督、温阳散寒、壮骨透肌、破淤散结、通痹止痛等功效,被誉为“灸中之王”。督脉灸主要是借助大自然及机体阳气回升之势,通过大面积深透的温热刺激作用,激发人体阳气、经络、调整气血,达到补气助阳、温经散寒、疏经通络、调节脏腑的功能,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适应症:
1、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2、骨关节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骨性关节炎、骶髂关节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等。
3、预防疾病和治疗亚健康:从中医辨证的角度讲,尤其适用于气虚、阳虚、血瘀、痰湿等。
四、中药封包
中药封包法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素问·玉机真脏论》云:“或痹不仁肿痛,中药封包治疗是将所需的药物研碎装入特制布袋中敷贴于患处,通过药物的局部渗透作用,对周围血管病中的静脉性疾病和淋巴疾病起到消肿作用。将所需的药物(如玄明粉+冰片等药物)研碎装入特制布袋中敷贴于患处,通过药物的局部渗透作用,对周围血管病中的静脉性疾病和淋巴疾病起到消肿止痛作用。效果明显,无副作用,被患者称为绿色疗法,中药封包治疗,安全方便,疗效确切。适应症:各种水肿如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肿胀、早期下肢淋巴水肿、会阴部水肿等。
五、刮痧法
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斑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解表祛邪、调畅气血、清热解毒、疏通肢理、行气止痛、健脾和胃、化湿祛浊、急救复苏等功效。适应症: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
六、中药贴敷(活血通脉贴、大黄贴、敛汗贴、失眠贴)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根据经络学说,选取一定的腧穴,并采用适当的药物进行贴敷。通过经络刺激与药物的作用,调理脏腑阴阳,疏通经络气血,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 。穴位敷贴技术是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敷贴到人体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达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行气消痞、扶正强身作用的一种操作方法。适应症:疼痛、痛风、静脉炎等。
七、中药外敷(三黄洗剂、金黄散、青敷)
中药外敷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方法中的药物外敷治疗。该疗法是按一定比例、配方经研磨成粉末,加入水或其它溶剂调成糊状,直接外敷在患处或特定穴位,以最简便、最直接、毒副作用最小的方法送达患病部位,是一种无损害性的非胃肠道途径的给药方法,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适应症:骨折肿痛、伤口周围反应、急性关节炎、痛风关节炎、丹毒、药物性静脉炎疼痛类如各类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筋膜炎、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病变、急慢性腰扭伤、踝关节损伤、扭伤闪挫等。
八、中医定向透药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法是近年来国现的一种先进的综合叠加治疗技术,在仪器治疗的基础上,将中药浸泡过的纱布棉片应用于人体患病部位,并结合中医外治法理论。同时,该仪器的终端电极装置作用于病变相应的穴位,激活皮肤表面的各种液体药物,通过皮肤有针对性地将药物离子和药物分子引入病变部位,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效果。适应症:颈椎病、腰椎病、软组织损伤、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网球炎、风湿性关节炎、腱鞘炎、神经炎、腰腿痛、膝肘关节、手指、足趾扭挫伤等。
九、拔罐类:(平衡火罐、药物罐、刺血拔罐)
平衡火罐法
平衡火罐法是拔罐疗法的一种,是平衡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阴阳学说为基础,以神经传导学说为途径,以自身平衡为核心,运用不同的拔罐手法作用于人体的一种非药物治疗的自然平衡疗法。其原理在于拔火罐可有效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使各经脉气血运行通畅,反射性地引起中枢神经向应激态转变,起到调节和改善机体疲劳,肾气平稳,肝脾调和的目的。适应症:肩周炎患者、湿热体质的健康人、颈项、腰背酸痛患者、慢性疲劳综合症等。
药物罐
药物罐疗法产生的作用属于一种动脉性充血(或称填性充血),主要表现是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液含量增多,器官或组织轻度肿胀,体积略增大,此症状很快或一段时间之后自行消失。这种改变对于机体是有利的,由于局部小动脉扩张、血流加快、温度升高、物质代谢增强,使局部的血液循环中氧及营养物质供应增多,并运走淤积的代谢产物,达到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调整气血、扶助正气、祛除病邪之目的。适应症:颈椎病、颈肩综合症、肩周炎、腰肌劳损、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刺血拔罐
刺络放血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是《内经》时代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内经》甚至认为刺络放血是治疗疾病、祛除痛苦的第一选择。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用三棱针或粗而尖的针具,在患者身上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施以针刺,放出适量血液,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适应症:肩周炎、颈腰椎疾病、关节积液、皮下淤血、血肿、外伤后引起肿胀疼痛、骨神经痛、痈疽、风湿病等。
十、中药热熨-热奄包(四子散)
热熨法是基于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指导,在中医基础理论、针灸经络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的一种外治法。适应症:慢性劳损疼痛、肢体瘀斑、术后腹胀、尿潴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