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及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IFKF)将每年3月份第二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病日”,旨在提高人们对慢性肾脏病及其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认识,让大众意识到早期检测及预防肾脏疾病的重要性。
今年世界肾脏病日的主题为“远离肥胖,远离肾脏病”。肥胖是一种疾病,由肥胖引起的相关性疾病不可小觑,提倡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肥胖很有必要。 对此,记者采访了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王玲,以实际案例为基础,阐述肥胖对肾脏的影响。
200斤小伙患上肥胖性肾病
去年冬天,临沂一位小伙子因身体浮肿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就诊,检查结果显示,尿蛋白异常,该科室主任王玲怀疑其患上肾炎。为了进一步区分是原发性肾炎还是继发性肾炎,让其做了肾穿刺,检查结果发现,患者血肌酐有轻度增高,肾小球滤过功能也不在正常范围,这说明患者的肾功能有受损,再加上患者体重指数大约30kg/m2,属于肥胖,因此,这位小伙子被确诊为“肥胖相关性肾病”。
王玲主任表示,蛋白尿不仅仅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表现,还是进展到终末期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要引起高度重视。为此,她为这位小伙开出了这样一张药方:配合治疗和积极减肥。经过半年的治疗,该患者成功减重50斤,再加上患者医从性好,严格配合医生治疗,患者的肾脏功能恢复正常。
与此同时,王玲主任提醒,减肥需要合理调配饮食,并搭配适量运动,不建议单纯节食或者靠减肥药物来减重。
肥胖引发的并发症易损坏肾脏
王玲主任表示,肥胖本身并不能引发肾病,而是肥胖引发的并发症,如脂肪肝、高血脂、高尿酸、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并发症,易导致肾小球肥大、肾小球滤过功能增高,进而引发肾病,可以说,肥胖是肾病的一种诱因,是一种高危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因肥胖导致肾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了。
据悉,肥胖相关性肾病起病相对隐匿。54.4%的患者临床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尿检异常而就诊。临床突出表现为蛋白尿,多以轻、中度蛋白尿为主,而大量蛋白尿(>3.5g/24h)仅占 10.0%。患者尿蛋白量与肥胖程度相关。在体重指数≥35kg/m2患者中,大量蛋白尿的发生率可达30.8%。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临床上虽有大量蛋白尿,但低蛋白血症并不明显,表现出典型肾病综合征(水肿、低蛋白血症)的患者仅占2.22%。
王玲提醒,肥胖性肾病不可小觑,一旦转为肾衰竭,只能通过透析以及换肾来延长生命。十多年前,她曾接诊过一名肥胖性肾病患者,由于该患者医从性不好,再加上爱吸烟、喝酒,又不配合积极减肥。5、6年后,发展为尿毒症,只能接受透析。不久后,接受了肾移植手术。目前,小伙体重已经恢复正常范围,肾功能也非常良好。
日程安排:
大型肾脏病日义诊
时间:3月9日上午8:30 - 10:30
地点: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大厅
肾病相关健康大讲堂
1、“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
2、“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
3、“慢性肾病患者的营养”
时间:3月9日上午10:30 - 11:30
地点: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6楼会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