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缓慢、以认知功能逐渐退化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常见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这种疾病对于患者和家人的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早期识别和预防对于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早期表现包括
记忆力减退 尤其是近期记忆,比如病人会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不知道东西放在哪里,会重复的说同一句话,会重复的做同一件事,有的时候提醒他(她)也会想不起来。
执行力下降 以前可以很快完成的事情,现在变得拖沓、难以完成。患者正常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比如做不了复杂的菜,去菜市场买菜算错账等。
判断力下降 比如难以判断他人所说话语的真假,几句“甜言蜜语”,可能就会上当受骗。
理解力下降 反应变慢,与别人交流沟通的时候会跟不上别人的思路,甚至会出现理解不了、答非所问的情况。
精神行为改变 情绪变得不稳定,容易焦虑、抑郁或易怒。会性情大变,和以前的脾气性格相差很大,或者摔打骂人、或者不爱说话,一个人默默无语等。
中医保健预防
食疗 摄入核桃、龙眼、黑芝麻等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有助于滋养大脑。
针灸与按摩 定期接受中医针灸和头部按摩,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缓解认知退化。
中药调理 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服用调理气血、益智安神的中药方剂。
规律作息 根据四季变化结合中医养生智慧,制定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尽量定时睡觉,定时起床,午后适当休息,让生活更加健康有序。
体育锻炼 选择中低强度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能使大脑保持年轻状态,预防大脑退化。
生活方式调整
定期体检 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全面体检,特别关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既往有冠心病,脑梗死疾病的老年人更应重视身体健康检查。
心理健康 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避免压力和不良情绪刺激,有助于降低痴呆风险。
智力锻炼 适度用脑,平时多参加一些益智类的活动,如下棋、剪纸、穿针引线等,陶冶情操的同时还锻炼了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可以有效的预防老年痴呆。
饮食调整 每天都要摄入肉、蛋、青菜等富含高蛋白、粗纤维的食物,不挑食,定时进食,定时排便,保持大便的通畅对于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也有积极的意义。
社交活动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多与人交流沟通,维持良好人际关系。
社会关爱与家庭支持
早期识别和预防老年性痴呆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氛围。鼓励社会各界关爱老年人,常回家看看,与父母、老人多交流沟通,体谅他们因痴呆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愿每一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尊重,享受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专家介绍
薛 晴
针灸脑病科二病区主任
副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针灸方向),多次外出学习,跟随火针大家贺普仁传人学习火针技术,参加全国中医针灸名家临床经验传承班,跟随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名中医、江苏省名中医学习多种针灸技术。
徐州市中医学会络病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卒中学会神经介入专委会第一届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疼痛学会神经病理性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国营养学会会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双心委员会青年委员。
临床倡导中西医结合、针药结合治疗常见疾病。熟练掌握毫针、火针、放血、穴位埋线等多种方法治疗头晕,头痛,失眠,颈肩腰腿痛,中风,面瘫,麻木等疾病,对于神经内科疾病如脑梗死溶栓治疗,取栓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表论文十多篇。目前研究方向为认知障碍的中西医治疗。
门诊时间:周四全天,周五下午及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