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主办的“(中国)肛肠医师诊治能力提升计划(IPAC)启动会暨中国肛肠疾病诊疗技术创新论坛”在烟台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肛肠诊疗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学科技术的最新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会议公布了4家示范中心和42家推广中心名单并举行了授牌仪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为首批中国肛肠医师诊治能力提升计划推广中心,肛肠科副主任阮成伟参加“推广中心”授牌仪式。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IPAC项目负责人孙峰教授详细介绍了IPAC项目的背景、策略、内容和评估机制。项目目标是通过全国知名中医及综合性医院、区域龙头医院共同构建国内最大的肛肠专科联盟,促进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实现中西医并重,提升基层肛肠外科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能力。项目通过“1+4+X”模式(1个全国性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4家示范中心、60-70家推广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和阶梯式推广。通过基本理论、应用解剖、特色诊疗技术的培训,使年轻的肛肠外科医生临床诊疗行为规范化并获得能力的提升,推动我国肛肠专科诊疗能力的全面发展。项目将使全国15万名肛肠外科基层医生受益,造福国内广大肛肠病患。
通过建立全国性的肛肠疾病防治协同网络,IPAC项目将进一步提升中国肛肠医师的诊疗水平,推动肛肠诊疗技术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促进各地医疗资源的整合与合作,最终实现我国肛肠诊疗水平的全面提升。此次被授予首批中国肛肠医师诊治能力提升计划“推广中心”是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肛肠疾病领域专业实力的高度认可。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将全力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学习推广前沿的医疗技术和理念,强化区域辐射效应,凝聚各方力量,为提高淮海经济区肛肠疾病诊疗水平不断努力,为淮海经济区肛肠疾病诊疗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为徐州市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岭南肛肠学院徐州分院”,整体技术力量雄厚,治疗手段先进。坚持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肛窦炎、肛周湿疹、肛门瘙痒病、便秘、炎症性肠病、肛肠肿瘤等20余种肛肠疾病,年收治住院患者 2000人次左右,平均治愈率达到98%以上,其中痔、瘘、肛周脓肿、便秘的中西医诊治已居淮海经济区领先地位。开展手术包括:痔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重度混合痔夹闭缝合术、痔套扎术(RPH)、肛裂切扩术、复杂性肛瘘切除挂线术、对口引流术、低位肛瘘LIFT术、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直肠脱垂经肛切除术等。对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肛周外伤的诊治水平走在地区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