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日是世界听力日(world hearing day, WHD),也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今年,WHD的活动主题为“改变思维模式:增强自身能力,实现人人享有耳和听力保健!”,我国“爱耳日”的主题是“健康聆听,无碍沟通”。
为了普及全民耳和听力健康科学知识,增强全社会疾病预防意识和预防能力,徐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将在2月26日开展“爱耳护听”的义诊活动,为医患搭建一个面对面交流沟通的平台。
义诊时间
2月26日(周三)
上午10:00-11:00
义诊地点
徐州市中心医院
新城院区门诊大厅
(徐州市云龙区太行路29号)
义诊内容
义诊当天,副院长、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宁博,耳鼻咽喉科医护团队成员(医生陈军、刘星、许习习、李中燕、王驰,护士长井松梅、杨勇,护士张庆格、于向晴)将现场为患者答疑解惑。为患者提供耳鸣、耳聋等耳部疾病的专业咨询,诊疗耳部相关疾病,并提供免费电耳镜检查,现场普及爱耳、护耳的相关知识以及发放科普知识宣教资料。
欢迎广大群众参加!期待与您携手共同实现耳和听力的主动健康。
耳朵是感知美好世界的门户之一,我们不仅要学会预防听力损失,还需要应对听力损失后出现的问题。一起来学习耳保健小贴士吧。
预防听力损失
01 可以自行清理耳垢吗?
答:NO!
“耵聍”俗称耳垢,是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淡黄色分泌物。耳道的外1/3即软骨部皮肤含有类似汗腺构造的耵聍腺,能分泌耵聍,并有毛囊和皮脂腺。耳道通常有自我清洁作用,耳毛像把刷子一样,将耵聍或脱落的皮屑持续的轻轻扫入外耳的耳甲腔。耵聍还能防止异物进入耳朵,起到保护鼓膜的作用。但是,有一部分人是外耳道狭窄或油耳以至于耵聍栓塞,请定期去医院清理。建议大家不要随意采耳,以免出现细菌感染或霉菌性外耳道炎。
02 耳痛忍一下就可以了吗?
答:NO!
耳痛一定要及时就医。可能引起耳痛的疾病有外耳道异物(虫子、豆子、玩具等)、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耵聍栓塞、中耳炎、耳部带状疱疹等。
03 可以经常用棉签
清理外耳道吗?
答:NO!
不宜用棉签清理外耳道。成人的外耳道长度一般为2.3~2.9cm,直径约为0.7cm,相当于普通铅笔的直径。椭圆形的棉签头直径一般大于0.4cm。用棉签清理外耳道,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① 棉签容易把耵聍推到外耳道深部导致耵聍栓塞;
② 松散的棉签头部容易脱落至外耳道内,引起外耳道炎;
③ 使用棉签力度过大,导致鼓膜穿孔。
04 耳朵出现分泌物
无关紧要吗?
答:NO!
耳朵出现分泌物是一个紧要的问题,要及时就医。当外耳道出现以下情况,必须要重视:
① 耳廓上的小孔有白色分泌物,可能是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
② 外耳道出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呈粉末状、丝状或块状霉苔分泌物,可能是真菌性外耳道炎;
③ 外耳道出现白色的上皮屑和分泌物流出,可能是外耳道炎;
④ 外耳道出现脓性分泌物,可能是化脓性中耳炎;
⑤ 外耳道出现豆渣样物,且恶臭,可能是外耳道或中耳胆脂瘤。
友好对待听力损失者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1/5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广大群众该如何友好地对待听力损失者呢?
1. 交流距离要近:站在明亮的地方,面对面与听力损失人群交流,让他们能够看到你脸上的表情与动作。
2. 讲话语速要慢:说话的时候语速要慢,口齿清晰,句式简短,每次对话尽量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3. 声音大小要适中:说话的时候,声音大小适中,不宜用“喊”的方式交流,不需要夸大表情动作。
4. 交流要有顺序:当多人与听力损失者交流时,有秩序说话,尽量建立一对一的交流。
5. 交流场地要安静:尽量选择安静的环境下交谈,提高交流质量。在嘈杂环境下,降低背景噪声。
6. 交流时要耐心:在与听力损失者交流时,要慢慢表述,耐心等待他们的反馈。不要着急结束对话,避免说“我以后再告诉你”。
7.不要歧视: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不要歧视听力损失者,让听力损失者参与所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