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新闻资讯 > 徐州琵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5年免费“两癌”筛查活动现已开始!
徐州琵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5年免费“两癌”筛查活动现已开始!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5-03-05 09:50:00    阅读量:9953次
[摘要]:徐州健康:“两癌”筛查的目的(一)宫颈癌宫颈癌作为女性群体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女性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由于宫颈位置较深,发生癌变时,往往不易自我察觉,许多患

  “两癌”筛查的目的

  (一)宫颈癌

  宫颈癌作为女性群体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女性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由于宫颈位置较深,发生癌变时,往往不易自我察觉,许多患者甚至到了宫颈癌中、晚期都无明显症状,但癌组织可能已经扩散。

  当前的科学研究已经确认,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主要因素,同时宫颈癌也是目前唯一一种病因明确且具备预防可能性的癌症。

  (二)乳腺癌

  随着乳腺癌筛查技术的普及以及新型治疗策略的实施,全球范围内乳腺癌的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尽管如此,在中国,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乳腺癌死亡率的下降趋势并不显著。鉴于早期乳腺癌缺乏特异性症状,因此,通过筛查手段实现早期发现和治疗显得尤为关键。

  免费“两癌”检查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一)宫颈癌筛查

  1、妇科检查。包括盆腔检查+阴道分泌物取样+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

  2、HPV检测。2025年新调整项目,对所有检查对象进行HPV检测,HPV检测型别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其中HPV16、18分型,其他型别不做具体分型。

  3、宫颈细胞学(TCT)检查。HPV16/18型外的其他高危型阳性者行宫颈细胞学检查。

  4、阴道镜检查。HPV检测结果为16/18型、TCT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可疑者以及肉眼检查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

  5、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结果异常/可疑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二)乳腺癌筛查

  1、乳腺视触诊和乳腺彩超检查。乳腺彩超检查结果采用乳腺影像报告和分类系统(以下简称BI-RADS分类)进行评估。

  2、乳腺X线检查。乳腺彩超检查BI-RADS分类0类或3类者,进行乳腺X线检查。

  3、组织病理学检查。乳腺彩超检查BI-RADS分类4类和5类、乳腺X线检查BI-RADS分类4类5类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参加免费“两癌”筛查妇女要符合以下条件

  辖区内35-64岁常住妇女,包括:农村、城镇未就业妇女、家政服务员、快递员、送餐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从业女职工,以及小微企业、困难企业适龄女职工。

  此外,“两癌”项目要求三年为一周期,所以2023年、2024年参加过“两癌”免费检查且筛查结果正常妇女不能参加2025年筛查。

  需要提供的资料

  请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需提供长期有效的联系方式。

  筛查时间:

  每周二、周四上午08:00-11:00(节假日除外)

  筛查地点:

  徐州市鼓楼区琵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朱庄医院)

  咨询电话:

  健康管理中心 0516-87561720

  妇产科 0516-87561980

  医院24小时行政值班 0516-87561999

  宫颈癌筛查注意事项

  1.避开经期:检查应尽量避开月经期,最好在月经结束后3-7天进行,此时宫颈分泌物较少,视野更清晰,便于检查。

  2.检查前避免性生活:检查前24小时内避免性生活,因为精液残留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3.勿进行阴道冲洗和用药:检查前24-48小时内不要进行阴道冲洗,也不要使用阴道栓剂等药物,以免药物残留影响对宫颈细胞的观察。

  4.告知病史:如实向医生告知自己的既往病史、手术史、月经情况等,以便医生全面了解情况,做出准确判断。

  乳腺癌筛查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时间:月经正常的女性,最佳检查时间是在月经结束后7-10天,此时乳腺组织相对松软,更容易发现异常;绝经后的女性则可在任意时间进行检查。

  2.不要在乳房涂抹护肤品:检查当天不要在乳房上涂抹粉底、乳液、香水等,以免影响触诊和影像检查的结果。

  3.放松心情:检查时要尽量放松心情,配合医生的检查操作,不要过度紧张,因为紧张可能导致乳腺组织收缩,影响检查效果。

  宫颈癌防治知识

  1.认识宫颈癌

  宫颈癌,亦称子宫颈癌,是一种发生于女性子宫颈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科学研究表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主要诱因。

  2.关于宫颈癌的症状问题

  宫颈癌在早期阶段往往缺乏显著征兆,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将逐步显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异常分泌物等相关症状。

  3.关于宫颈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您了解多少?

  经过科学研究的深入探究,我们已经明确宫颈癌的罪魁祸首主要是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绝大多数宫颈癌病例均与未能有效控制的HPV感染直接相关。同时,其他诸多高风险因素亦不容忽视,包括:1.家族中有宫颈癌等疾病相关家族史;2.性生活开始过早;3.未成年过早生育(18周岁之前);4.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5.存在多个性伴侣或性伴侣有多个性伴侣;6.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7.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8.吸烟及吸毒行为。

  4.如何在生活中有效预防HPV感染?

  为了有效预防HPV感染,我们必须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这包括践行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避孕套,以防止性传播疾病的发生。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5.接种HPV疫苗能否预防宫颈癌?

  可以!9至45岁的女性都适宜接种HPV疫苗,特别是9至15岁的女性,是重点接种对象。研究和临床试验显示,接种疫苗的最佳时机是在性行为开始之前,因此建议有条件者在16至26岁之间接种,以获得最佳的保护效果。

 6.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是否必要?

  绝对必要。35至64岁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并在发现癌前病变时立即进行治疗,这样可以有效阻止病情发展成宫颈癌。

  7.女性应如何合理安排宫颈癌筛查的时间?

  建议适龄女性每三至五年进行一次宫颈癌筛查,以保障健康。

  8.接种了HPV疫苗之后,还需要做宫颈癌的检查吗?

  需要!必须强调的是,即便接种了HPV疫苗,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依然是维护妇女健康的关键措施。我们不能因为接种了疫苗就放松警惕。

  9.徐州市宫颈癌筛查项目涵盖了哪些内容?

  宫颈癌筛查包括了妇科检查和高危型HPV检测,通过这两项基础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癌的潜在风险,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若初步筛查发现异常,患者将需要进一步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10.细胞学检查或HPV检测结果异常是否需要治疗?

  细胞学检查或HPV检测出现异常,并不等同于需要立即治疗。这些异常结果不能作为最终诊断,必须由专业医疗人员依据检查结果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才能决定后续的检查或治疗计划。

  乳腺癌防治知识

  1.什么是乳腺癌?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依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权威数据,乳腺癌依然是全球女性中发病率居于首位的恶性肿瘤。2022年,我国乳腺癌新发病例数达到35.72万例,仅次于肺癌,占癌症新发病例数的15.6%。目前,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晰,然而,通过积极控制高危因素,我们能够有效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2.乳腺癌有哪些典型症状和体征?

  乳腺癌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包括:乳房区域的无痛性肿块、乳头异常溢液、皮肤出现变化、乳头和乳晕区域的改变,以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等。

  3.乳腺癌高风险人群包括哪些?

  1.具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2.月经初潮过早(<12周岁)或绝经较晚(>55周岁);3.未曾生育、晚育或未进行母乳喂养;4.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5.活检显示乳腺不典型增生;6.绝经后体重增加;7.长期过量饮酒等。

  4.如何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建议适龄生育并进行母乳喂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处理乳腺不典型增生等高风险病变,保护乳房健康。

  5.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是否必要?

  是的,非常必要。在乳腺癌的早期阶段,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因此,定期进行筛查是发现该疾病早期迹象的关键。一旦确诊,立即采取及时且符合医疗规范的治疗措施,对于提升治愈率至关重要。

  6.女性间隔多长时间做一次乳腺癌筛查?

  35至64岁的女性应至少每2至3年接受一次乳腺癌筛查。对于高风险群体,建议相应提高筛查的频率。

  7.徐州市乳腺癌筛查项目涵盖哪些内容?

  项目内容包括乳腺体检、乳腺彩色超声检查。若初步筛查结果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乳腺X线检查、乳腺活检以及组织病理检查等程序。8.发现乳腺癌后应如何应对?一旦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应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治疗。

  8.乳腺癌的预后情况如何?

  若乳腺癌在早期得到诊断,患者的5年存活率可高达90%以上。但是,若病情进展至晚期,这一比例则会降至大约30%。通过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乳腺癌完全有可能被治愈,并且能够有效降低疾病晚期治疗的难度和经济压力,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9.乳腺增生一定会发展成乳腺癌吗?

  不一定!乳腺增生通常是一种良性的病理状态,其恶变的风险相对较低,因此无需过度担忧。然而,不典型增生等乳腺的高风险病变确实存在转变为乳腺癌的可能性。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