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保持健康体态的重要手段,遵循“循序渐进、吃动平衡”原则,定制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需要“遵医嘱”,也有“运动处方”。
成年人运动方案(18-64岁)
超重/肥胖人群运动处方
有氧运动:每天快走30-40分钟(可分2次),逐渐过渡到慢跑;
抗阻训练:每周3次,每次选择6个动作(如深蹲、俯卧撑),每组10-15次;
目标消耗:每周至少消耗2000千卡(kcal)。
体重正常人群运动处方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羽毛球、健身操);每周2次力量训练(推荐TRX悬挂训练、壶铃)。
特别提醒:久坐族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3分钟。
特殊人群运动处方
儿童青少年(6-17岁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运动(课间跳绳+放学后球类运动),周末建议云龙湖环湖骑行(家长陪同),需注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不超过2小时。
孕产妇孕期可行水中健身操、孕妇瑜伽(避免仰卧位),产后从凯格尔运动开始,6周后逐步恢复有氧运动。注意出现腹痛、出血立即停止运动。
65岁以上老年人晨练优选太极拳、八段锦,及坐姿抬腿、靠墙静蹲等防跌倒训练。注意运动前后测量血压,避免清晨空腹运动。
体重过低人群运动处方
增肌计划:每周3次抗阻训练(优先使用器械),配合高蛋白饮食,如牛奶、蛋白粉等(运动后30分钟内补充),避免过量有氧运动。
运动常见“三大误区”需注意
出汗多=减脂快?
错!脂肪主要通过呼吸代谢,运动强度更重要,但需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跑步伤膝盖怎么办?
建议:选择塑胶跑道,每周增加距离不超过10%,对于已有膝关节症状的人群,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减肥减重越快越好?
错!每周减重≤0.5kg,3~6个月减重5%~10%为安全范围。
科学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运动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益,还能极大地促进心理健康。
建议:坚持运动,建立积极心态,每次运动前设定小目标,逐步实现这些小目标,会带来更大的满足感和心理成就感;与朋友或家人一起锻炼,参加团体运动;注意心理信号,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或之后出现情绪低落或焦虑等负面情绪,考虑调整运动量和方式。
冯仕明
骨关节外科病区副主任
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运动处方师
门诊时间:周二、五全天
门诊地点:本部2号楼2楼骨科诊区
参考文献
1.《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版》
2.《中国居民健康体重管理之减重行动20条》
3.《中国居民运动减重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