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饮食健康 > 徐州市中心医院体重管理丨怎么吃才能瘦,还不伤身体
徐州市中心医院体重管理丨怎么吃才能瘦,还不伤身体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5-03-14 14:25:00    阅读量:10650次
[摘要]:淮海名医:通过长期饮食结构调整、运动干预及行为管理,实现代谢功能的修复与体重的可持续控制。健康饮食的分阶段管理策略减重阶段的饮食建议主食:每日总量:谷薯类200~300 g(生重)。例如:


  通过长期饮食结构调整、运动干预及行为管理,实现代谢功能的修复与体重的可持续控制。

  健康饮食的分阶段管理策略

  减重阶段的饮食建议

  主食:每日总量:谷薯类200~300 g(生重)。例如:全谷物及杂豆类50~100 g,占主食总量1/3~1/2;薯类50~100 g;

  蛋白质:每日总量:1.05 g/kg体重(如60 kg者需63 g),占总能量20%~35%;

  脂肪:以橄榄油、亚麻籽油为主,烹调油≤30克/天;

  蔬果:深色蔬菜占比≥50%,低糖水果每日200~350克。

  进餐模式:细嚼慢咽(每口咀嚼≥20次),规律三餐,避免夜间进食。

  体重维持阶段的饮食建议

  热量平衡调整:逐步恢复至正常,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或“东方健康膳食模式”。

  灵活性管理:引入“二八法则”(80%严格饮食+20%适度自由),结合定期体脂监测,防止代谢适应导致的反弹。

  地中海饮食模式:地中海饮食核心在于植物性食物为主(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坚果)、健康脂肪(橄榄油为主)和适量优质蛋白(鱼类、禽类),同时强调社交共享餐食(慢食文化、适度运动及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

  客观看待特殊饮食法的适用性

  轻断食(5:2模式):研究显示短期(≤3个月)可有效减重,但需保证非断食日营养均衡,禁用于孕妇、青少年及低血糖人群。

  生酮饮食:适用于短期快速减重(4~8周),需医生监测肝肾功能及电解质,长期使用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

  权威建议:减重需个性化方案,极端饮食法需严格评估适应证。

 科学营养减重

  这五大误区需避开

  误区1:“不吃主食瘦得快”

  真相:长期低碳水饮食易导致低血糖、便秘,甚至酮症酸中毒。

  误区2:“代餐粉替代正餐”

  真相:在一些情况下,代餐粉可作为临时替代方案,但需选择全营养配方产品及天然食物或其他营养素,且具体剂型、使用方法需要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以避免营养失衡。

  误区3:“快速减肥不反弹”

  真相:短期内体重骤降多源于水分流失,一旦恢复饮食极易反弹。减重速度建议每周0.5~1kg,持续6个月以上。

  误区4:“减肥药是捷径”

  真相:市售减肥药多含泻药或抑制食欲成分,可能损伤肠道功能,仅适用于部分重度肥胖患者,且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误区5:“局部减脂有效”

  真相:脂肪代谢是全身性的,很难做到“只瘦肚子”特效法,但有研究显示针灸、埋线等传统医学方法结合生活方式干预可能辅助局部脂肪代谢,需在正规医疗机构操作,并结合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

  李瑞红

  营养科主任

  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门诊地点:本部2号楼3楼内分泌诊区5诊室

  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门诊地点:本部2号楼4楼产科诊区9诊室

  参考资料:

  1.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2. 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专家组. 中国居民健康体重管理之减重行动20条[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23.
  3. 王友发, 田向阳, 冯雪, 等. 中国居民健康体重管理之减重行动20条:基于科学循证的专家建议共识[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23, 31(12).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R]. 北京, 2020.
  5. 世界卫生组织. 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指南(2023)[R]. 日内瓦, 2023.
  6.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