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46ml很多人会闻之色变,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徐州一院神经内科专家张轶凡甘愿“铤而走险”,保守治疗“赢”患者新生。
“当时啥都不知道了…感谢救了俺一条命,这也不用手术了…当时想着都救不好…这就是最好的见证…”说话间,来自安徽省宿州市的李先生(化名)与爱人喜极而泣,感激之情难以言表。近日,在徐州一院神经内科三病区病房,李先生的家属将一面印有“医德高尚 妙手回春”的锦旗,递到了主任医师张轶凡手中。这位脑出血约46ml命悬一线、曾被预“判”需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或颅骨钻孔血肿引流的患者,竟在张轶凡团队甘冒风险保守治疗下,创造了“零后遗症”的治疗效果。
突发险情:脑出血46ml命悬一线颅内出血46ml,这对于任何医疗团队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急救挑战,甚至可以说是一场生死的博弈。54岁的李先生因“突发反应迟钝、问答不切题、言语混乱不清”等症状被紧急送至徐州一院。神经内科专家张轶凡根据经验判断患者可能是脑出血,立即开通绿色急救通道。查体:患者意识模糊不清,高级认知功能障碍,四肢肌力4级,双侧病理反射阳性。颅脑CT结果更令人揪心:左侧颞枕叶脑出血,大脑镰及小脑幕局部密度增高,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多发性脑梗死,部分软化灶形成,脑白质病变,右顶部头皮软组织肿胀。入院诊断为:颞枕叶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
医者仁心,“铤而走险”。入院后,张轶凡紧急请神经外科会诊,按常规,出血量超过30ml即有手术治疗的指征。“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血压曾飙至180/110mmHg,平素血压、血糖控制不佳。颅内出血量约46ml,凝血功能异常进一步加剧了颅内再次出血的风险。开颅还是保守?这可谓是一场风险与希望的‘谈判’”,张轶凡深知保守治疗的风险极其巨大,但她凭借多年来积累的数百例成功救治的临床经验,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考虑到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同时希望患者免受手术创伤的痛苦,张轶凡针对保守与手术的风险,反复、充分与患者家属沟通。家属的理解与信任给了她保守治疗的勇气——先拟定以精准化药物调控进行保守治疗,一旦病情进展立即进行开颅手术。
争分夺秒:医护齐心“战病魔”与时间竞速,与死神赛跑。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会出现再发脑出血、脑水肿、脑疝,甚至呼吸、心跳骤停等风险,每一毫升出血量的变化都会牵动治疗的全局。张轶凡带领团队成员主治医师赵雪、陈静迅速完善辅助检查后,紧急讨论制定周密的治疗方案,给予稳定生命体征、积极脱水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改善血管痉挛、控制血压、营养神经、修复脑损伤、稳定内环境、调控血糖、抑酸护胃等对症治疗。“患者的颅脑CT显示出血灶与梗死症状并存,而两者的治疗原则却是截然相反的。“我根据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力求在保守治疗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这不仅仅是对生命的敬佑,更是对自己医术的又一次严峻考验。”张轶凡自信地说道。
险中取胜:温情守护迎好转曙光
作为患者救治的“主心骨”,张轶凡每天带领团队多次床边查房,24小时不间断地密切监测着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管理如“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颅内二次出血。她凭借着坚定的救治信念和过硬的医术,一次又一次地把患者的病情变化化险为夷。每天临睡前和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她都会给护士站打电话询问李先生的病情,随时指导治疗。护理负责人周梦雨带领护理团队,每一个细微的病情变化都不放过。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还化身为“康复教练”,不厌其烦地指导患者在床上做肢体被动活动……同时,给予患者及家属充分的心理支持。家属也非常认真地配合“医嘱、护嘱”,尽心给予患者生活照顾。住院11天后为患者复查头颅CT,与入院时相比,出血灶显著减少至约26ml,密度减低,颅内出血得到了有效控制,大家终于看到了保守治疗的“曙光”,更加全力以赴。
重生时刻:“零后遗症”的康复奇迹
在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张轶凡带领团队用精湛的医术和人文关爱,为李先生筑起了一道生命的防线。经过团队40多天的竭力救治,奇迹终于发生,复查颅脑CT,李先生的血肿完全吸收,没有留下后遗症。“这个病房的病友都是临县慕名而来的,他们都是我重生的见证者……”李先生由衷表达了内心的感谢,还当场“表演”了“走秀”。那一刻,张轶凡团队的所有成员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知道,甘冒风险换来了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小锦旗,大满意。患者的康复奇迹,源于张轶凡对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源于她对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医护团队的默契配合,更在于患者家属无条件的信任。
在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张轶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的大爱与担当。医者仁心不仅体现在她高超的医术上,更体现在甘冒风险对患者救治的坚持中。多年来,在一次次充满风险与挑战的极速“赢”救中,她带领团队全力挽救生命,保障医疗安全,确保每一名患者都能得到快速、安全、有效、暖心的医疗服务,患者重获新生的感人故事,上演了一幕又一幕……
科普时间:早期识别黄金救治
张轶凡介绍,脑出血的早期识别是紧急成功救治的关键环节。脑出血的黄金抢救时间,要根据患者出血量、出血部位、血肿形态、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有无低密度水肿带等进行分析判断。如果患者出血量较小,黄金抢救时间在出血后六小时左右;如果出血量较大,应尽量控制在一小时内。
脑出血的早期识别为:
1.突发剧烈头痛:患者常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剧烈头痛,疼痛部位多在出血一侧。
2.意识障碍: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
3.恶心呕吐:因为颅内血压增高、脑出血至颅内压升高,会直接刺激到中枢,所以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有时为喷射性呕吐。
4.肢体偏瘫:突然出现出血灶对侧肢体麻木、乏力、活动不灵活,严重者可出现完全性偏瘫。
5.语言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失语、言语不清、嘴歪、流口水等症状。
6.眼部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复视等症状。
7.晕厥:有些患者出现突然晕厥、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患者在出现脑出血症状后,需要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抢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