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是“世界便秘日”,也是第十二个“中国便秘日”。今年的主题为:“便”通人和,畅享人生。便秘,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不仅让人身体不适,还可能引发焦虑、烦躁等情绪问题,甚至成为其他疾病的诱因。当天上午,徐州市中心医院在本部和新城院区同步举行了相关义诊活动,现场为市民朋友提供健康咨询和检查服务。
新城院区义诊现场
1 便秘,比你想象的更普遍!
你以为便秘只是偶尔的“小问题”?事实上,便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流行病”。数据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高达4%-6%,且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显著升高。久坐不动、饮食不规律、压力过大……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正在让我们的肠道“不堪重负”。长期便秘可能诱发痔疮、肛裂、肛周脓肿等肛周疾病,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排便过度用力可能导致心脑血管意外,长期便秘加重精神压力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方面疾病。因此需要高度重视。
2 便秘的病因有哪些?
(1)饮食因素:进食过少、食物中缺乏纤维素、饮水不足等。
(2)生活习惯: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大、缺乏运动,导致蠕动减慢。
(3)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也会加重便秘。
(4)疾病因素:①器质性便秘,如肿瘤炎性疾病或其他病因导致的梗阻。② 功能性便秘,如肠道动力障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症。③系统性疾病,如内分泌性疾病,帕金森疾病、脊髓损伤等。
(5) 药物因素:精神类药物、阿片制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
3 告别便秘,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
饮食调理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蔬菜、水果、粗粮等都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软化粪便。
多喝水:每天保证1500-2000毫升的饮水量,可以软化粪便,促进排便。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肠道负担,不利于排便。
运动锻炼
坚持适量运动: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都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
避免久坐不动:长时间坐着会减缓肠道蠕动,建议每隔一小时起来活动一下。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定时排便:每天固定时间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要尝试排便,逐渐形成条件反射。
避免憋便:有便意时要及时排便,不要憋着。保持心情舒畅
学会释放压力:压力过大会影响肠道功能,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