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刘阿姨总在饭后胃痛,女儿劝她去医院检查。胃镜报告显示“胃溃疡”,三四月份冷暖交替,正是消化道溃疡的高发时节。徐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医生提醒:最近气温忽高忽低,像刘阿姨这样因胃痛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消化性溃疡就像胃里长了“小伤口”,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大出血甚至穿孔,今天我们就来系统了解这个季节高发疾病。
一、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胃里的小伤口藏着大隐患
消化性溃疡是胃酸“腐蚀”消化道形成的溃疡,最常见于胃和十二指肠。形象地说,我们的胃的内表面原本有着一层完善的“防御系统”:黏液层像防护服,黏膜细胞如同城墙,血液供应好比后勤补给。当种种原因造成防御系统被破坏,胃酸就会在消化道“挖坑”,形成“溃疡”。
这种溃疡有三个显著特点:
1. 季节魔咒:秋冬和冬春换季时高发,气温骤变易致血管收缩,导致血流量减少,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减弱;神经调节紊乱导致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容易引起溃疡。
2. 疼痛规律:胃溃疡多在餐后1小时内痛,十二指肠溃疡常在空腹或夜间痛。
3. 易被忽视:约10%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往往出血后才被发现。
二、消化性溃疡会有啥症状?
除了典型的规律性上腹痛,还要注意这些信号:
1. 胸口后灼热感(烧心)
2. 经常反酸打嗝
3. 恶心呕吐
4. 食欲减退
5. 不明原因的消瘦
更危险的是并发症:
1. 黑便/呕血:溃疡腐蚀血管导致出血
2. 剧烈腹痛:可能发生胃穿孔
3. 呕吐宿食:溃疡瘢痕导致幽门梗阻
4. 持续疼痛:警惕溃疡癌变可能
三、谁容易得消化性溃疡?
这三类人尤其要当心
1.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这种细菌会破坏胃黏膜屏障
2. 长期服药人群:阿司匹林、止痛药(如布洛芬)、激素类药物使用者
3. 生活不规律者:经常熬夜、三餐不定、压力大的职场人群
四、如何治疗?诊断治疗三步走
第1步:胃镜检查是“金标准”
胃镜不仅能直接观察溃疡,还能取活检排除癌变。怕做胃镜怎么办?现在有无痛胃镜可选。
第2步:药物治疗方案
1. 灭火队: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快速抑制胃酸,减少伤害
2. 修复剂:黏膜保护剂形成保护膜
3. 除菌战:确诊幽门螺杆菌(Hp)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除Hp治疗
第3步:顽固溃疡要警惕
对于正规治疗8周未愈的胃溃疡,需要进一步排查:
1. 是否坚持规律用药?
2. 是否存在特殊感染?
3.是否存在癌变可能?
五、如何预防消化性溃疡患病和复发?
饮食习惯:
1. 避免“三过”:过酸(柠檬)、过辣(火锅)、过烫(热汤)
2. 少吃“三高”:高盐(腌菜)、高脂(肥肉)、高甜(蛋糕)
生活方式:
1. 戒烟限酒(酒精刺激胃酸分泌)
2. 规律作息(避免深夜进食)
3. 保持心情愉悦(焦虑会加重溃疡)
药物防护:
1. 必须服用阿司匹林/止痛药时,建议选择肠溶片
2. 长期用药者建议搭配胃黏膜保护剂
3. 服药后出现胃部不适及时就医
六、关于“养胃”的那些“坑”
1.“胃痛消失=溃疡痊愈”
真相:症状缓解不代表溃疡愈合,擅自停药易复发
2.“喝牛奶能养胃”
真相:牛奶短期缓解胃痛,但会刺激更多胃酸分泌
3.“吃辣导致溃疡”
真相:辣椒不是元凶,但会加重已有溃疡
七、消化科专家的建议:
1. 有上腹饱胀不适、口腔异味、反酸、嗳气等症状患者,完善幽门螺杆菌检查。
2. 季节交替时注意胃部保暖。
3. 出现黑便、呕血等急症立即就医。
4. 溃疡愈合后每年复查1次胃镜。
胃病靠“三分治七分养”,现在正是溃疡高发季。如果您经常出现规律性胃痛,特别是伴随反酸烧心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请谨记:早发现早治疗,别让小溃疡惹出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