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到来之际,2025年4月2日,儿科儿童康复中心以“星光同频&乐绘心声”为主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融合活动。活动以音乐疗愈为核心,结合多元艺术形式,为10余组孤独症儿童家庭搭建了情感表达与疗愈支持的桥梁,传递了“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科学理念,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孤独症群体的身心健康与艺术潜能。
作为省内儿童康复领域的标杆单位,儿科儿童神经康复中心始终以“科学干预、家庭共融”为核心理念。活动中,雍曾花医医师介绍,孤独症儿童并非“封闭自我”,而是以独特的方式感知世界。音乐作为一种非语言媒介,能有效激发他们的社交动机和情绪表达能力。通过早期筛查和系统干预,许多患儿都能展现惊人的进步。康复治疗师团队全程引导,结合国际前沿的“音乐情绪疗法”与“艺术表达干预”,设计五大互动环节,帮助患儿在轻松氛围中提升感知觉统合能力。
“星光签到墙——印下成长的印记”活动以温馨的“星光签到”拉开序幕。孩子们用五彩手印在签到墙上留下专属印记,掌心署名的小名与发光手环交相辉映,寓意每一颗“星星”都值得被看见;“音乐情绪工坊——听见心灵的色彩”用沙锤模拟雨声、手鼓演绎雷鸣……孩子们用乐器描绘自然之声,并通过绘画将抽象情绪转化为具象画面。8岁的霖霖(化名)用明黄色线条表达“开心”,老师们激动表示:“这是他第一次主动分享内心感受,康复治疗带来的变化超乎想象!” “亲子音乐共创——编织爱的协作”环节在《暴风雨来了》音乐绘本共创中,孩子和志愿者们用鼓点与肢体动作演绎故事情节。治疗师指出:“协作式创作不仅能提升孩子的规则意识,更能增强家庭情感纽带,这正是居家干预的关键。”“听见星星的声音——舞台上的自信绽放”活动高潮是“迷你音乐会”,由患儿与志愿者共同完成打击乐合奏。尽管动作稍显稚嫩,但孩子们专注的神情谱写出最动人的乐章。活动尾声,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0-6岁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张存刚治疗师呼吁,若发现孩子存在社交回避、语言发育迟缓等迹象,请及时就医。黄金干预期在2-6岁,科学干预能让未来更可期。
本次活动中,医院同步启动“星光疗愈计划”,未来将联合社区、学校搭建长期艺术疗愈平台,并定期举办家长沙龙与公益义诊。正如活动主题“让每一颗星星都被听见,让每一次共振传递希望”,我们期待以专业与温情,为孤独症儿童照亮前路,与社会各界携手构建包容、支持的“星光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