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身体素质下降,是最需要养生的时候。说到养生,自然离不开饮食,而粥和汤无疑是这个冬天最健康的食物。
经常会听到一些汤的评论:“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这也表现出了汤的重要性。既然它如此重要,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论论这个汤。
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错!
饭前喝汤能稀释食物,促进消化吸收。对于减肥的人来说,喝过汤就会增加饱腹感,避免肥胖。
但是,如果你在餐前喝老火汤则是不科学的。因为其油盐含量很高,多喝反而不利健康。所以如果想要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最好选择口味清淡的蔬菜汤,不仅爽口,还不会增加过多的热量。
而对于一些消化功能不好,胃酸少的人群,饭前喝汤还会冲淡胃液,更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食物经几个小时炖出来后,营养成分基本溶出,所以汤中含有的营养成分最高。而这些营养成分恰恰是不适宜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服用的,服用后会加重病情。
喝汤要趁热?错!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寒冷的冬天,喝碗热汤确实能给身体补充热量。但是如果汤过烫,对接触汤的口腔、食道、胃黏膜等器官都会产生刺激,同时常喝热汤还会增加罹患食道癌风险。所以汤应该趁温时喝为好。
喝汤越多越好?错!
很多减肥的人认为多喝点汤,就不用吃饭了,因此达到减肥的目的。可谁想,汤中的高盐、高热量都到了肚子里,也会滋生肥肉。而且汤的代谢比饭快,一会就会感觉更饿,反而比平常吃得更多。
另一方面,汤中的营养成分也并不能完全代替碳水化合物,如果长期喝汤而很少吃饭,则会导致维生素的缺乏,引发某种疾病。喝汤不可过多,以胃部舒适为主。
汤泡饭,又软,又营养?错!
把汤舀在饭里,吃饭时还可以喝汤,饭也觉得有味道得多。事实上,这种做法是不健康的。正常的一口饭应该最少嚼20下再咽下,这样能给大脑充分反应的时间,防止过饱。而且多咀嚼还能锻牙齿,防止牙周病。
如果把饭放在汤里,则米饭变软,放到嘴里就会直接吞咽,免去了咀嚼,也增加了胃的消化负担,长期则会引发胃病。
喝汤应该注意的几点:
1. 速度不宜过快,小口喝,以加快消化吸收。
2. 熬汤时,可根据自身需要,加一些辅助食材,比如鱼炖豆腐、莲藕排骨,炖汤时还可适当加一些保健中药,如枸杞、薏苡仁,能达到神奇的保健功效。
3. 很多人只喝汤,却把汤渣扔掉。其实浓汤中肉类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剩余85%以上的蛋白质仍留在汤渣中。
4. 熬汤的时间不要超过1.5小时,汤的熬煮时间过多,嘌呤含量增加,就会增加痛风风险。
5. 熬汤时一定不要放入太多的盐,过多摄入仿真,不仅影响血压,还可能诱发其他的心脑血管疾病。
老人有肠胃功能减弱,如果长期吃太硬的食物,就会难以消化。所以平时可以适当喝一些热汤。而对于脂肪含量过高的汤一周一次即可,平时可以喝点蛋花汤、青菜汤,能促进胃肠道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