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新闻资讯 > 一座红十字医院的公益之路——市一院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纪实
一座红十字医院的公益之路——市一院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纪实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17-12-07 13:10:00    阅读量:1886次
[摘要]:如今,对市一院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志愿服务者来说,参加“博士义诊团”已成为一种自愿行动。不管义诊规模、时间,在完成科室医疗服务任务后,主动投身公益事业,不遗余力推动医学知识的“下沉”和推广。

  100多年来,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犹如一面高扬的旗帜,引领世界范围内的爱心公益行动。

  34年前,徐州市一院作为徐州市第一家红十字医院挂牌诞生。30多年来,始终坚守“公益”的良知与责任,汇聚人道力量,普及健康教育,为提升淮海经济区居民健康素养、建立健全淮海经济区健康教育体系作出了卓绝贡献。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引导全社会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打造健康中国”。事实上,市一院早已将健康教育的社会责任融入了发展的血脉。多年来,她以人道之情,公益之心,谱写出一首仁心仁术的大爱之歌。

  投身公益 把健康送给弱势群体

  医乃仁术,无德不立。30多年来,市一院充分发挥红十字医院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工作领域的助手作用,通过开展一系列公益医疗活动,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弱势群体,不断提高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

  防盲治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民心工程。自1990年以来,市一院眼科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先后为省内外市、县、乡、村级医院举办各类培训班90多期,受培训人数达2500人次,在苏北建立起覆盖县、乡、村的三级眼保健网。27年来,市一院眼科共奔赴全国各地义务实施白内障手术近万例,普查范围达220多万人口。

  “如果上天曾经疏忽,我们愿还你幸福微笑。”这是“微笑列车”的宣传语,也是市一院口腔科坚守的职业信条。自2002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四个“微笑列车”项目合作单位之一,市一院已为6000多例唇腭裂患者解除了病痛,手术成功率达99%,成为江苏省16家微笑列车定点综合医院中唯一一家A级医院,更在全省率先荣获“微笑列车全球优秀合作伙伴项目——全球领先者”奖项。“15年坚守,只为让更多唇腭裂患者回归正常生活,绽放美丽的笑容。”口腔科主任万延俊如是说。

  2008年6月,市一院被江苏省民政厅核准指定为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四市“明天计划”定点手术医院,为各类社会福利机构中0至18岁残疾孤儿免费进行手术矫治和康复。10年来,市一院开通24小时绿色通道,收治来自各地孤残患儿300余例,病种覆盖口鼻部肿瘤、腹部及生殖系统畸形、四肢畸形及骨折、脊膜膨出症、脑瘫后遗症、先天性心脏病等,以仁心仁术托起孩子们幸福的天空。

  “各类公益行动的开展,既为我们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广泛赞誉,也使广大医务工作者感受到了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市一院院长杜钟祥说,“我们将继续延伸公益行动,建立长效机制,把健康和幸福送到更多弱势群体身边。”

  帮扶基层 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市一院80后眼科医生王素常在了解帮扶地邳州当地民众眼科诊疗需求大、就医成本高等实际情况后,决心扎根基层,开展驻地帮扶。白天,他看门诊、做手术,帮助眼科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晚上就住在病房楼值班室,以便处理急诊。邳州市中医院院长助理冯亚军说,仅仅不到半年,该院就能常规开展白内障、青光眼、屈光不正等基础手术,就诊病人外转率由过去的60%以上降到20%以下,眼科日均门诊量达到80到100人次,“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在王素常身上,映射出市一院数百位扎根基层帮扶基层医学工作者的勤勉身影。为真正让医学技术“下沉”到贫瘠、落后的农村地区,无论寒冬酷暑,每个清晨7点,一批医学专家准时从市一院出发,奔赴铜山、新沂、邳州、丰县……

  在那里,他们带教、坐诊、查房、会诊,开展病例讨论与科研活动,有计划、系统性地提升基层医护人员服务水平,为基层和社区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工作拿得起、百姓信得过的全科医生;

  在那里,他们协助开展手术指导、专业培训、病例会诊、双向转诊工作,帮助基层医院扩专科、强专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切实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在那里,组织县级医院医务人员研究、制定、申报科研课题和撰写论文,提升了基层医院的科研教学水平。在市一院业务骨干的指导下,邳州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成功申报并获批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二等奖和江苏大学课题一项,实现当地医学研究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医联体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市一院已与112家基层医疗机构签署合作帮扶协议。一大批无私奉献的医务工作者将青春和热情留在了基层,为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群众获得感付出了汗水与辛劳,也真正实现了“让医改成果为全民共享”的大爱承诺。

  市一院80后眼科医生王素常在了解帮扶地邳州当地民众眼科诊疗需求大、就医成本高等实际情况后,决心扎根基层,开展驻地帮扶。白天,他看门诊、做手术,帮助眼科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晚上就住在病房楼值班室,以便处理急诊。邳州市中医院院长助理冯亚军说,仅仅不到半年,该院就能常规开展白内障、青光眼、屈光不正等基础手术,就诊病人外转率由过去的60%以上降到20%以下,眼科日均门诊量达到80到100人次,“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在王素常身上,映射出市一院数百位扎根基层帮扶基层医学工作者的勤勉身影。为真正让医学技术“下沉”到贫瘠、落后的农村地区,无论寒冬酷暑,每个清晨7点,一批医学专家准时从市一院出发,奔赴铜山、新沂、邳州、丰县……

  在那里,他们带教、坐诊、查房、会诊,开展病例讨论与科研活动,有计划、系统性地提升基层医护人员服务水平,为基层和社区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工作拿得起、百姓信得过的全科医生;

  在那里,他们协助开展手术指导、专业培训、病例会诊、双向转诊工作,帮助基层医院扩专科、强专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切实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在那里,组织县级医院医务人员研究、制定、申报科研课题和撰写论文,提升了基层医院的科研教学水平。在市一院业务骨干的指导下,邳州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成功申报并获批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二等奖和江苏大学课题一项,实现当地医学研究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医联体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市一院已与112家基层医疗机构签署合作帮扶协议。一大批无私奉献的医务工作者将青春和热情留在了基层,为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群众获得感付出了汗水与辛劳,也真正实现了“让医改成果为全民共享”的大爱承诺。

  健康宣教 把知识送到百姓身边

  在市一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拥有学术和专业上数不清的光环和荣誉,但最常出现的地方,却是最贫穷落后、最需要医疗知识的广袤农村。

  这个群体,就是由33名各个领域的博士专家组成的“博士义诊团”。

  2011年底,市一院“博士义诊团”正式成立,致力于为淮海经济区基层医疗单位和贫困群众开展送医送药义诊活动。6年间,在乡村、在社区、在厂矿、在田野,在人们最需要知识和健康的地方,都能看到“博士义诊团”的身影。截至目前,“博士义诊团”已开展现场义诊活动100多场,直接受益群众有2万多人次。

  如今,对市一院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志愿服务者来说,参加“博士义诊团”已成为一种自愿行动。不管义诊规模、时间,在完成科室医疗服务任务后,主动投身公益事业,不遗余力推动医学知识的“下沉”和推广。

  为把健康教育送到百姓身边,真正让健康意识扎根基层,市一院多措并举,开展全方位健康教育活动,效果显著。

  医院始终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患者就诊、住院的各个环节。门诊部根据季节和常见病、多发病,通过各科室播放视频、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和疾病预防治疗手册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护理部每年组织开展健康教育专项培训,以个别指导与集体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将健康教育贯穿患者住院的每个阶段,使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

  此外,自2015年底开展的健康大讲堂活动更成为医学专家与普通市民零距离接触的“连心桥”,平均每年10场讲座,每一场活动均座无虚席,市民认真聆听并争相提问,每一位专家都会逐一给予耐心讲解,使广大市民学到了大量正确的疾病防治及急救知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80多年来,市一院牢记公立医院的责任与担当,始终秉承红十字的大爱精神,推动苏北公益健康事业结出累累硕果。

  普及健康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需要科学系统的指导和坚持不懈的努力。”院长杜钟祥表示,市一院将继续以基层帮扶为抓手,以惠民利民为己任,系统性、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健康公益活动。“只有这样,健康教育工作才能真正赢得民心,才能拥有长期开展下去的不竭动力。”

  通讯员 焦海波 韩黎雯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