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专题报道 >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如侠教授:为患者解除痛苦,是我的初心和使命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如侠教授:为患者解除痛苦,是我的初心和使命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18-02-06 08:47:00    阅读量:9970次
[摘要]:“人都是有梦想的,开始从医,我的梦想就是解除患者的痛苦,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这就是我的初心,我的使命。”在王如侠教授给记者准备的材料中,她表露了自己的心迹。

  

  王如侠教授,徐州市中医院原院长,江苏省名中医。1999年4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996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2002年11月,被确定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设“王如侠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擅长中医心血管系统疾病防治,对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从事中医工作56年,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人都是有梦想的,开始从医,我的梦想就是解除患者的痛苦,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这就是我的初心,我的使命。”在王如侠教授给记者准备的材料中,她表露了自己的心迹。材料是王如侠教授一笔一划手写的,非常认真,从其力道而言,根本看不出来是77岁老者的笔迹。这让记者非常感动,而更感动的是她的标题《不忘初心,奉献永远在路上》,他们那代人,是说到做到的,绝不说大话。
  响应毛主席“六•二六”指示,在基层医院工作多年
      “家里人得病的比较多,(从医)解决家庭问题,为社会服务”
      提起王如侠教授,对苏鲁豫皖周边地区的患者来说,恐怕是无人不知的。
      “我1940年出生在新沂窑湾,老家是邳州市运河镇。父亲14岁的时候到窑湾万茂店当学徒,酿酒和制作酱菜,万茂店是家很老的店。父亲在万茂店大概干到25岁,后来和人合伙在窑湾开了家百货店,卖些糕点等等,当时的窑湾还是很繁华的。”王如侠教授说,淮海战役中的窑湾战斗打响的时候,他们一家人就在窑湾镇,“我就记得战斗打得很惨。”1948年11月8日开始的窑湾战斗打响了淮海战役的第一枪,黄百韬兵团63军在该战中全军覆没。 
     “窑湾战斗结束后的当年底,我们全家回到运河镇,父亲做酱油、醋和酱菜卖,母亲忙家务,我在邳州八义集中学上初中。”王如侠说,“说起和中医事业的机缘巧合,想法其实很简单,当时缺医少药,而我的家人得病的比较多,弟弟因为高烧惊厥,反复抽风,造成脑细胞损伤,落下残疾。”“我初中毕业的时候,正好赶上徐州中医中药专科学校招生,是5年制大专,那时候上初中都得好几个取一个,徐州中医中药专科学校就更难考了。”
  在记者的印象中,徐州许多老名中医都毕业于徐州中医中药专科学校,而记者却很难搜集到该校的资料,“徐州中医中药专科学校是1958年‘大跃进’的时候办的,1962年停办,总共招收了四届学生,我是第一届学生,是班级团支部书记。本来是1963年毕业的,学校停办的那一年,我被分到邳州人民医院中医科实习,实习一年就留下了。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在同他的保健医生谈话时,针对农村医疗卫生的落后面貌,指示卫生部‘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就是‘六•二六’‘最高指示’,这个指示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尤其是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1966年,我响应‘六•二六’指示号召,到邳州铁佛寺地区医院工作,就在今天的艾山景区,当时邳州有5个地区医院,在铁佛寺医院生活还是比较艰苦的,医生都是正规大学毕业生,病人也相当多,中医就我一个人,逢集的时候,一天得看2、30位病人。铁佛寺医院当时有50多张床位,x光机等设备、化验等科室都比较健全,算是比较大的医院。因为在学校是团支部书记,后来帮助院长负责起了医院的整个运转工作,安排手术,会诊我也在现场。在铁佛寺医院工作了6年,内妇儿科、针灸等中医全科病人我都看,累是累点,但也接触到了各类病人,这为我以后提高技术,包括当院长都是很好的积累。”
  1971年,王如侠教授调入徐州市中医院在大内科工作,“我调到徐州后,很多老患者也跟着到徐州来找我看病了。”王如侠教授说。

  “学无止境”,向名中医和“国医大师”学习

  “致力冠心病、慢性心血管中医治疗30多年,父亲却因为脑溢血医疗事故去世”

  王如侠教授说,实践没有止境。多年来,经我治好治愈的病人数不胜数,但病情是复杂的,也遇到不少困难和挑战,“仅凭自己掌握的知识还不够,这就需要学习,除了向书本学习,注重实践经验总结外,也多次向知名专家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服务水平。”
     “1972年,医院派我到江苏省中医院内科学习班进修,跟随曹鸣高老师学习了10个月,曹老师的耐心教导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王如侠教授说,曹鸣高教授(1907—1985)是吴县人,是吴门医派的临床大家,江苏省名老中医和江苏省中医院创始人,“他世传六代从医,他的祖父曹沧洲是清光绪帝御医。曹老师早年随祖父应诊,学术造诣深厚,尤其擅长治疗肺系疾病。他认为‘凡哮喘之治,重在培本,治本之法,重在治肾;论治肺炎,当标本兼顾,清化痰热以治标,养阴益气以治本’,对于肺系疑难杂症,多采用活血化痰法。曹老师的女儿曹蓓蓓现在也在江苏省中医院工作。”
      “1983年初,我又被派送到卫生部举办的心内科培训班学习,带教老师是陈可冀,他当时是国内外知名医院——北京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中医心内科拔尖人才。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经历10个月的艰苦学习,虚心求教,不断实践,我对心血管的病因病理及辩证施治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高血压方面有了崭新的认识,可以说是新的突破。”王如侠教授说。“国医大师”陈可冀,1930年10月出生于福建,是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内科、心脑血管科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擅长用西医方法检测病情,用中医方法辨证用药,让很多危重心血管病患者转危为安。
      跟随陈可冀学习回到徐州市中医院后,王如侠根据心血管病多发的现实,开始重点研究心血管及老年病领域的临床实践,“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慢性心衰的病人比较多,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不多,治愈率不高,死亡率仍较高,根据陈可冀院士的传授和我多年来的临床经验,研制出的心衰方剂,能很好地改善心衰患者的生存能力,恢复心脏功能,既为病人减轻了痛苦,也节省了医疗费用。”
      谈起家人,至今让王如侠教授不能释怀的是父亲因为脑溢血去世一事,“父亲的脑溢血刚开始是比较轻的,完全不会有生命危险,在邳州大的医院治疗,因为表现的肠胃道症状比较多,没有经验的医生给他输大量液体造成脑血管再次破裂,在医院一个星期就去世了,才70多岁。当时我已经调到了徐州市中医院,是大内科主任。我说是医疗事故,他们不承认,我签字之后,做了脊髓穿刺,最后被判定为一级医疗事故。我们没向医院要补助,错了就是错了。要是现在是死不了人的,我母亲也是脑血管病,也是70岁时候得的,老人家活到了90岁才走。”
      用中医传统的辨证施治方法用心施治
      “大医精诚,王教授再一次将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在笔者这个“笔杆子”看来,作为中医名家,网络上应该有很多关于王如侠教授的材料,实际上,除了一些患者“王院长很好,看病很耐心,很温和”、“态度好,医术高”之类的留言,关于她的事迹很少被记载。
  “我不管是做普通大夫还是做院领导,包括退下来之后,对每位患者都能做到耐心细心,认真听取病人的表述,用中医传统的辨证方法,用心施治,许多患者送来了感谢信,有的还送来了锦旗,我很少拿出来示人。”王如侠教授说。
      在记者的一再要求下,王如侠教授才从柜子里把孟阿姨去年10月送给她的感谢信拿出来给记者看,82岁的孟阿姨家住云龙区山水康桥小区,患有心脏病,心律失常,并发严重肺炎,在我市一家专科医院治疗,“因本人特殊过敏体质,无法正常适用消炎治疗,再加上心脏的多处顽疾,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万般无奈之下,子女用救护车将我拉到名医堂,请王如侠教授出诊。王教授在救护车内为我把脉诊断,并开具药方,几日后奇迹出现,我的病情竟逐日见好,直至出院,所有人均啧啧称奇,王教授再一次将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通过我这次发病经历,让我和家人感受到了中医的神奇及王院长高深的医术。”孟阿姨送给王如侠教授的锦旗上写着:“大医精诚 仁心仁术 起死回生 终生感恩”。
      王如侠教授临床经验丰厚,提出了“冠心病以瘀为主要病机,通瘀为治冠心病之纲;慢性充血性心衰是一种虚实间杂症,以虚为主,要益气活血温阳化水为主;心律失常以经方复脉汤加减化裁而收良效”等观念,研制出强心饮、心复康合剂治疗心衰,乌芝降脂片、双降胶囊治疗高脂血症、高粘血症和冠心病心绞痛等多种制剂。“现在冠心病高发,冠心病属于中医里的‘胸痹’范畴,心脉不通,经脉瘀阻,导致阳气不足,无力鼓动血行,由此可见,血瘀是冠心病的根本病机,所以在治疗上要以通瘀为纲,用丹参、当归、赤芍、川芎、降香、桃仁、红花、三七为、土鳖中为主要配方而进行加减,抗血小板、降粘、抗栓、扩张冠脉,调脂、稳定粥样斑块、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王如侠教授介绍,对于慢性心衰,中医认为久病损伤心肾阳气,瘀毒内停,损伤血管心肌,导致血瘀、痰阻、水湿内停,引起憋喘、气短、胸闷、出汗、咳嗽、夜间不能平卧,“服用心衰方能起到益气温阳,活血通脉,利水除湿的效果,一般两个星期后,临床症状就可以改善,服用2到3个月后,心脏射血分数能明显提高。我市的陈女士,今年65岁,患高血压、糖尿病10多年,近两年来经常憋喘、出汗、气短、心慌,在几家三级医院都治疗过,症状改善不明显,心脏超声显示射血分数只有25%,服用我研制的心衰方后症状逐渐减轻,3个月后心脏超声显示射血分数增加到了54%,夫妻二人感动得叩头致谢。”
      在最近的病例中,王如侠教授说大屯煤电公司退休职工朱先生的经历比较典型,“他今年也是65岁,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多年,7年前突发心肌梗死,在我市一家三甲医院抢救放了3根支架,并告知心血管很不好,下了病危通知。西药常规治疗不到一年,因旧病复发转到上海瑞金医院检查治疗,发现有血管完全堵塞又放了3个支架,继续西药常规治疗,五年间四次去瑞金医院检查,每次都放支架,五年间在在瑞金医院检查放了6个支架,前前后后放了9个支架。2015年下半年,经人介绍找到我,服用中药一年后,病情稳定,血压控制良好,再去瑞金医院检查,没有发现血管堵塞,两年来,不间断服用中药,今年1月,又去瑞金医院检查,血管完全畅通,家人非常感激。”
      肾癌术后三个月上班
      “56年来,我始终坚持不忘初心,既要给患者看病,凡能给患者节省的还要尽量节省”
  2002年,王如侠教授从徐州市中医院院长的岗位上退休。“1983年当副院长,1991年,动员我干院长,其实我是不愿意接的,实在是没办法,当了10年院长。要是我把全部精力放在业务上,经验就会更多一些。凡事没有十全十美,这也是我的一个遗憾。”现在王如侠教授每周都要到“名医堂”和建国路上的普济药店上门诊,挤公交车上下班。找她问诊的老病号多,时间长了王如侠教授对那几十块钱的挂号费也“在意”了起来,“看病缴挂号费,天经地义,但我有时感觉过意不去,特别是一些复诊的老病号,前几天,一个熟人来看病,我还自己掏钱叫学生帮他挂的号。我1999年4月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按照规定,2007年我的门诊挂号费要上涨到15元,我当时没同意,还是10块钱。当然,我也知道这和医院的制度有冲突,好在把病看好是主要的,挂号费多少大家都能理解。”王如侠教授告诉记者说,对一些仅仅是开药方的老病号,“我就告诉他们到普济药店找我,那里不用挂号。不过,你最好别公开我这个秘密。”王如侠教授嘱咐记者。
      王如侠教授敬业,这一点记者是有体会的。2017年11月7日,徐州市第二届膏方养生文化节暨徐州市中医院第九届膏方节在徐州电视台举行,在众位专家中,王如侠教授是到得最早的。“年龄大了,问诊超过25个人,就感觉很疲劳,面对患者又不好意思推辞,一心想着照顾患者,也就更疲劳了。当然人家能相信我,我还是感觉比较高兴的。”从医56年,王如侠教授研制了心衰方、心脉通贴敷散、心复康合剂、活血通络合剂、药氧液、舒胸益气汤、晕痛停汤、脱敏止咳方等多个制剂,出版了《中国药菜谱》、《常见病常用药》等专著,“人总是会老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所以我很早就注意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无论是当院长还是退下来从事专家门诊,我都把培养人才、带徒传承当作大事来办,言传身教,诲人不倦。”
      今年1月6日下午,记者在“名医堂”采访王如侠教授的时候,奉承她“精神状态好”,她说,“我是肾癌患者,2016年5月在南京动的手术”,这让记者大为诧异。王如侠教授介绍,2016年年初上门诊的时候,感觉腰有点疼,就做了个CT,CT提示肾有高密度影,之后又做了B超检查,我都没在意。直到两个星期后,才想起来做了一个加强CT,经手术后切片,确诊是乳头状肾细胞癌。术后三个月我就上班了。之后复查,连手术的轮廓都看不出来了,现在也没什么感觉。”
      在医者仁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王如侠从不开大处方,不开与病人无关的药物,更不乱开检查,凡能给患者节省的尽量节省。王如侠教授说:党的十九大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扬中医药事业,号召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些都令人振奋,让我备受鼓舞。回顾56年的从医历程,最深刻的体会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同患者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践行自己的承诺,服务患者的身心健康。”
记者:巴全东 通讯员:李晨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