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认为,婴幼期由于心理结构尚未充分发展,不能再语言上进行表达,个体对外界的刺激主要在躯体水平上作出反应。从而在遇到焦虑或者恐惧时,个体会形成原始的躯体反应。在幼儿时期,婴幼儿表现为躯体行为语言,如果母亲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这种躯体行为语言并未能给予恰到好处的满足,婴幼儿则出现焦虑、紧张,长期没有得到理解和满足,那么躯体的不适便会积存下来,当儿童长大后,在遇到挫折和压力时,遇到困境时,早先的那种躯体反应就会重现,使患者感受到一种非理智的、神经质的躯体不适和焦虑,这一过程叫做“再躯体化”,它是一个退化的过程,即退回到发展的早期阶段。
患者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个人和社会烦恼或精神症状转化成了躯体症状也许并不确切,它不是简单的情绪转化成躯体症状,而是早年潜抑下来的"器官语言"的激活和重现,儿童前语言期的躯体不适感和幻想,是后来形成躯体化症状的基础。
患者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个人和社会烦恼或精神症状转化成了躯体症状也许并不确切,它不是简单的情绪转化成躯体症状,而是早年潜抑下来的"器官语言"的激活和重现,儿童前语言期的躯体不适感和幻想,是后来形成躯体化症状的基础。
精神分析学说把躯体化的形成看作是一种潜意识过程,借此一个人将自己的内心矛盾或冲突转换成内脏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从而摆脱自我的困境。如用躯体化症状置换内心不愉快的心情,减轻由某种原因造成的自罪感,表达某种想法和情绪等,所以病人用躯体化症状是为了达到压制潜意识的心理目的,以俄狄浦斯情结为例,儿童在四、五岁期间,指向双亲得性愿望是儿童发育的正常过程,但是儿童同时承受的是被“阉割”的恐惧,所以儿童必须把指向异性父母的性欲压制下去,到青春期时转向其他的异性,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如父母的性诱惑会造成儿童对父母的性欲固着,进入青春期后会被重新唤起。到时此人会掩盖强烈的性冲动和压制恐惧情绪以及负罪感,久而久之便演变成躯体症状。
在生活中,儿童常会运用各种手段获取父母的注意,比方说做出点破坏或者捣乱,当然这些属于外显的行为,我们设想一下,有没有这种情况:儿童为了得到父母的注意,而生病?有案例证明答案是肯定的。10岁儿童经常告知母亲头晕、头痛,家长带他做了很多检查、看了很多医生都没有发现任何的问题,求助心理医生后,得知此儿童跟父亲的关系很好,但由于父母离异,他无法经常与父亲见面。心理医生分析:孩子偶尔的头痛使他无意中获得了好处,得到父亲的关爱,而父亲的行为又在无意中强化了孩子的症状,孩子便有意无意地借着躯体症状,来唤起父亲的注意。
由于社会文化所决定的行为准则鼓励躯体症状的表达,并能得到同情和理解,而诉说情绪烦恼常得不到倾听和支持,甚至被视为软弱无能,从而使病人发明大量的躯体化症状以达到“继发性获益”。所以躯体化成为病人对付心理、社会各方面困难处境及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