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名医网淮海健康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是:淮海名医网 > 全网新闻 > 新闻资讯 > “自我革新 奋勇向前 未来所有目的 都是为了守护人民健康”——徐医附院践行“1234”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之路纪实
“自我革新 奋勇向前 未来所有目的 都是为了守护人民健康”——徐医附院践行“1234”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之路纪实
信息来自:徐州健康网    发布时间:2018-12-12 17:36:00    阅读量:2209次
[摘要]:徐州健康: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省委相关领导来徐调研时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

  今年8月1日,徐州日报首次刊文《以国际视野和现代化医院管理布局公立医院转型发展之路,徐医附院——百年名院的“健康梦”》,专题报道徐医附院转型发展,如在医疗界平静的水面抛起一块重石,激起千层浪。截至9月底,不少知名媒体纷纷转载报道。

  现在距徐医附院6月份提出转型发展战略以来已200多天,这个被业内称为“刀尖向内、自我革命”的城市大型公立转型发展的先行者,踏出了怎样的征途,记者循着前行的足迹,再次专访徐医附院总舵手——徐州医科大学副校长、徐医附院党委书记、代理院长王人颢教授。

  徐州日报报全媒体记者 郑微 通讯员 王以坤

  紧扣时代 解放思想 凝结出城市大型公立医院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

  解放思想

  凝结出城市大型公立医院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

  在“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引领下,王人颢感受良深:“医学的真谛是维护人民健康,我们要牢记医学使命,回归初心,追逐梦想,用实际行动推动大型公立医院转型与发展,这样才能使总书记对‘健康中国’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落地开花。”

  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省委相关领导来徐调研时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作为淮海经济区医学中心建设的主力军,徐医附院在解放思想和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发展经验的过程中,对标找差,自我革新,奋勇向前,用新的眼光审视、判断和分析新形势,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发现在医疗技术、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国内外先进医院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

  “对照北上广和省内等标杆医院,我们的差距越来越大,面对追兵,感觉距离我们也越来越近,紧迫感和压力更大了。那么,作为百年老院如何在淮海经济区转型发展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这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王人颢说。

  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总开关。当前,徐医附院适时提出了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即“1234”发展战略——1.围绕一个中心: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区域医学中心;2.实施两大战略:人才学科战略、文化铸院战略;3.狠抓三项工程:医疗技术、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工程;4.实现四个回归:回归初心、回归本职、回归传统、回归梦想。

  “医院发展集中在一个目标和一个目的。即未来建设发展的所有目标,都集中在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区域医学中心’建设上来,未来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守护人民健康。”王人颢的话掷地有声。

  放眼国际 服务淮海 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区域医学中心

  从徐州最早的西医诊所——“福音诊所”,到领航淮海经济区医疗卫生领域的大型三甲医院,两个甲子的轮回间,徐医附院收获了厚厚一摞亮光闪闪的成绩单。服务辐射苏、鲁、豫、皖四省近20个地市、147个县区、1.42亿人口。在今年3月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公布的“2017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上,徐医附院在全国顶级医院100强中位列第65位,比去年前进10位;在地级城市医院100强中高居第2位,此前连续3年蝉联第4位……

  过去的“高速度”发展,让徐医附院在规模上跻身特大型医院行列,曾经一度医院规模位居全国第4位。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也出现了变化,从单纯的能看得上病到对医院的效率、服务、环境、质量有着综合要求的转变,“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上,公立医院已由以前靠规模取胜、追求量的变化,向内涵式转型发展,这个转型的立足点在哪里?”王人颢对此有着深深的思考。

  “省委娄勤俭书记调研徐州市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站在全省看徐州、站在云端看徐州、站在世界看徐州”,王人颢说:“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这就要求徐州要加快建设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高水平医学中心,以满足徐州和周边地区人民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当前,徐医附院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省委娄勤俭书记调研徐州讲话精神要求,按照‘1234’发展战略,结合医院实际,不断改革创新,运用国际视野不断寻求突破,通过国际化的推进,力求在国家区域医疗布局方面作出徐医附院应有的贡献,带动本区域医疗、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实现新突破,徐医附院定下未来发展总目标:将坚持高点站位,紧跟公立医院改革的步伐和国际医学发展的趋势,对外上联国内顶尖标杆医院及海外培训基地,将一流医疗技术“引进来”,下联医联体,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将徐医附院打造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区域医学中心,以推进医院高质量转型发展,更好守护淮海经济区百姓健康。

  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人才学科与文化铸院“两大战略”齐头并进

  人才对医院的发展,往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未来医院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竞争。”王人颢说,徐医附院也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按照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提出的“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医学中心”这一目标,提出大力实施人才学科战略。

  9月27日,徐医附院和北京华通国康公益基金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徐医附院国际合作交流专项基金会,借助其国际化合作平台,推动医院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共同开展科研合作、人才交流等活动。

  “以后我们将会和国际一流医学院所开展更加紧密的互动,我们引培并举,有计划地培养本土人才,引进高精尖人才,通过吸引一批学科急需的、掌握关键技术的带头人,在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和区域医学中心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以此推进人才学科的战略落实,促进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王人颢书记坚定地说。

  10月份以来徐医附院已经两次和国际顶尖医学院所开展互动,成功举办“哈佛医学院合作中国行——徐医附院站”巡讲活动。邀请美国哈佛医学院全球项目发展部总监威尔先生来院访问交流。11月14日,好消息再次传来,继王学浩院士工作站、董家鸿院士工作站之后,付小兵院士工作站成功落户徐医附院。

  除了人才学科战略,徐医附院还在发展文化铸院战略上齐头并进。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粘合剂。“人心齐,泰山移。我们提出文化铸院战略,就是以卫生与健康思想为指引,以文化之魂铸就医院品牌,为百姓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这个战略也体现了国家的要求。”王人颢说。他把以文化聚人心、促改革、铸医院就被提到战略层级上。

  文化是大家的心声,是大家共同的价值观。徐医附院自7月初开始,在医院、科室、支部不同层面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广泛征集职工对医院发展的建议和意见。9月初开始,在全院范围内开展职业精神大讨论,倡导价值回归、文化自省。11月初,开展全院职工针对医院发展和科室发展,每人提出一条建议。通过一系列的讨论和意见征集,梳理出医院发展任务147项。医院职工思想高度统一,已经形成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

  以党建引领文化。王人颢要求医院党群部门和各级党总支要提高政治站位,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把握医院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彻医院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以党建引领、促进和保障医院事业发展,提升文化内涵,强化医德医风,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百姓的就医需求。

  在不同场合,王人颢都强调和赞赏作家梁晓声关于“文化”的四句话概括: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他认为,“这种文化内涵非常适合当今医疗机构,要求医务人员在服务病人过程中德术并举,以德为先,树立甘于奉献的理想信念。”为此他提出“两个中心”和“六个有”,临床要以病人为中心,行政后勤要以临床为中心,医务人员要做到“有知识、有能力、有温度、有情怀、有尊严、有价值”。


  满足更高的健康需求 狠抓医疗技术、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三项工程”

  进入新时代,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更高需求? 王人颢说,狠抓医疗技术、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三项工程”是公立医院改革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关键,唯有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让患者得到高质量医疗服务,为徐淮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王人颢说,医疗服务依托在先进的医疗技术上,要把好的技术发挥到极致,做到精益求精,说到底就是要把病看好,同时,让就医流程更便捷顺畅,才能提升患者的就医感受。

  脏器移植被视为医学技术的尖端水平,也是王人颢提升医院技术水平的关键突破点。今年6月,徐医附院被省卫健委纳入“江苏省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规划(2018-2020年)”技术网络单位,增设为苏北地区开展人体器官移植区域布局医院。这标志着徐医附院率先在苏北地区获得了省卫计委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的规划布局。

  10月29日,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确定全省省级、区域级胸痛、创伤及卒中救治中心的通知》,徐医附院正式被确定成为江苏省省级胸痛、卒中、创伤救治中心。这标志着,该院历时两年的江苏省省级三大救治中心建设顺利结出硕果。“我们争取在国家实施疑难病症诊疗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中有所突破,加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新生儿危重症及高危孕产妇救治的‘五大中心’建设,以满足人们的新期待。”王人颢说。

  服务质量关乎百姓就医的获得感,好医院不仅是治病救人,更要为患者提供有温度、有情怀、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7月中旬,徐医附院在全院范围取消走廊加床1000张,并逐渐取消病房内加床,使医院床位回归省卫健委批复的4500张。使医院实现全院零加床,住院环境大为改善,现在的医院内部,就医环境宽敞整洁、井然有序,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获得了医患双方的一致好评。“医院所有病区的加床都不见了,环境恢复了宽敞明亮,平时也能在走廊里溜达锻炼了,感觉真是不错。”不少住院患者如是感慨。

  “医学的真谛是维护人民健康,医院应该端正办院方向,体现公益性和医学人文精神,这样才能使‘健康中国’战略部署落地开花。”王人颢表示,医院会严格按照单病种、临床路径等规范开展诊疗活动,向内涵质量提升转型,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努力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践行新时代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为徐淮百姓带去更多、更广、更高效、更有尊严、更有温度的健康福祉。

  提升管理水平,引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技术与方法,对推动现代化医院基础医疗质量水平提高,确保医疗安全,意义重大。王人颢说,徐医附院体量的增大,对精细化管理形成了巨大挑战,医院管理要运转高效,体现现代化医院管理的要求,必须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制定高效、可行、规范的章程和流程,提高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提升管理水平工程的第一步,是徐医附院对党建部门和行政部门作出改革,医院总支由五个扩充为七个,推动30位党政职能部门负责人轮岗,新成立质量控制办公室,临床学院党政办公室等。

  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HRP智能管理系统上线,以大数据为依据,实现智能管理,科学决策;加快院内HIS、LIS、电子病历建设,实现医联体内信息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11月21日,王人颢书记带队赴临沂开启学习考察之旅。“对标找差,要落到实处。我们接下来还会到省内外发展较好改革创新具有代表性的医院考察学习,多看才能找出差距,多学才能进步。”王人颢说。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实现初心、本职、传统、梦想“四个回归”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公立医院对未来发展方向有何规划?在徐医附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擘画的新时期改革蓝图中,规划了四个回归——让医院回归使命初心、让医生回归医者本职、让诊疗回归优良传统、让人们回归健康生活方式、以“健康梦”托起“中国梦”。

  王人颢提出,医学是科学与人文的结合,很多疾病,医学有时是无能为力的,这就要求医院和医生要体现出医学的温度和人文关怀。他引用美国知名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上的碑文来诠释诊疗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生是神圣而崇高的职业受人尊敬,病人也应当受到医者的关怀,医患之间的人文关怀应该是双向的,从而形成全社会尊医重卫的氛围。因此,重拾人文关怀、提升医学温度,这是摆在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回归初心的要素之一。“生命所系,健康相托。医者使命就是守护人民健康。他们入职之初都会庄严宣誓,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这就是医学的本质和初心。”他如是说。

  为把新医改落到实处,维护患者的利益,当前徐医附院狠抓药、耗占比,坚决把药占比和耗占比降低到国家要求的目标值。近期,医院还开展医疗组改革试点,以病种为方向,团队为基础,组建诊疗组,每个诊疗组要求配备一名副高以上人员、两名主治和三名住院医师,有效提升诊疗质量。医者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术不近仙者不可为医”。这两句话概括了做一个好医生应该具备的四个字“德才兼备”。医务人员肩负防病治病、维护健康的使命,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医务人员应回归到治病救人的本职工作上来,回归医护工作职责和教育职责上,专注于提升医疗、教学、科研协同发展。这就是回归本职的意义所在。

  回归优良传统有很丰富的内涵。在办院的过程中,徐医附院提出,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坚持好的、优秀的文化、制度,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来指导工作。“不管医学发展到哪一步,医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的制度、规章、规范不能丢,都要遵循。诸如‘医疗十八项核心制度’‘ 教学查房制度’以及各家医院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等,都需要一代一代传承发扬下去。”王人颢说。近几个月来,他亲自参加放疗科集中早交班,神经外科讨论、普外科学科发展研讨会等,以实际行动倡导回归传统。

  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前提。健康中国战略倡导的是现代的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公立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治病”,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有温度的医学理念帮助更多人保持健康,更要关注健康,要做健康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引领者,引导帮助身边人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让百姓少得病、晚得病,推动健康中国战略更好落地,用“健康梦”托起“中国梦”。

  弘扬新精神 树立新风尚

  做新时代充满正能量的“六有”徐医附院人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和建院121周年的历史节点上,面对医改新要求,今年6月,徐医附院新领导班子提出转型发展的明确要求,追赶标杆,变轨超车,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实现由量的扩增向内涵式发展转型,开启了全院解放思想谋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以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实现新突破。

  为更好体现对医务人员的尊重与关爱,在2018年8月19日第一个“医师节”来临之际,8月18日,徐医附院在确保全院各项工作平稳交接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市医疗系统实现医护人员双休制度,调整作息时间,让医护人员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同时保持周六周日门急诊正常,保障社会就医需求。

  医院党委提出了做“六有”医生的倡议,即要求好医生是应当具备“有知识、有能力,有温度、有情怀,有尊严、有价值”,既有治病救人的能力,又有全心全意为百姓提供医疗服务的温情。

  近几个月医院涌现出一批六有徐医附院人代表,援疆干部ICU重症医学专家晁亚丽因成功救治新疆维吾尔族姑娘凯丽比努尔,受到央视一套、十三套专题报道;祖茂衡教授入选徐州医科大学首届十大感动徐医人物,且获得徐州卫生40年终身成就奖;王军教授被授予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称号;许铁教授被授予急诊医学杰出贡献奖……他们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们是“有知识、有能力,有温度、有情怀,有尊严、有价值”新时代徐医附院人的真实写照。

  围绕“1234”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除了以上已经落实的措施,徐医附院其它改革举措正紧锣密鼓有序地落实,且转型发展成效正逐渐显现。在结束采访时王人颢坚定地说:“我们坚信在医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1234”战略的指引下,全院干部职工一定会共同努力、共克时艰,在不长的时间内,一定能够完成高质量转型发展。”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