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从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发现,前来就诊的出血热患者明显增多,进入冬季正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季节。为了应对今年出血热的小高峰,元旦期间,颜学兵主任带领全体医护人员学习新版出血热的诊疗规范,大家共同探讨,制定出科室出血热爆发的应急预案。
在颜学兵主任和潘修成主任的带领下,感染性疾病科对出血热疾病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为每一位出血热患者制定出不同的治疗方案,不仅提高了出血热患者的治愈率,同时大大的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减轻病人疾病痛苦的同时,也为病人节省了开支。
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团队在陈春兰护士长和滕艳秋护士长的带领下,共同探讨出血热的护理重点,病人住院期间无微不至的照顾,做好各项护理的同时给予病人心理疏导,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邀请了透析室的护士长给大家讲解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症出血热患者中的应用,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危重症出血热的治疗与护理。感染性疾病科人工肝治疗中心也已成功开展了连续性血液净化,为危重症出血热患者提供了相应的治疗。
俗话说学无止境,医学上更应如此,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团队不断的完善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用最专业的知识及技术应战各种疾病。
防病知识链接
1、什么是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该病主要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造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的传染源为鼠类。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许多患者发现不适就诊时病情已十分危重了,及时就近就诊很重要。那么面对出血热,你又了解多少呢?流行性出血热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其中在每年的3~6月或者是10~12月属于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季节。
2.哪些症状要警惕出血热?
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退烧,但症状反而加重,继而出现低血压、休克、少尿、无尿及严重出血等症状。典型的出血热一般有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及恢复五期经过。
(感染性疾病科)